表演藝術

戲曲漫談:漢劇

漢劇流行於湖北及河南、陝西、湖南、廣東、福建等省的部份地區,舊稱「楚調」,又稱「漢調」,俗稱「二黃」,辛亥革命前後改稱「漢劇」,聲腔以二黃、西皮為主,屬於皮黃腔系。二黃腔原出自四平腔的衍變,西皮則由西北的梆子腔在湖北襄陽一帶變化而成,約在清中葉,二黃、西皮相互影響,發展成新的聲腔系統,簡稱皮黃。

清嘉慶,道光年間,漢劇開始盛行,科班迭起,名角輩出。在發展過程中,依流行地區劃為襄河、府河、荊河、漢河四個路子。漢劇唱腔以二黃、西皮為主,兼有吹腔、雜曲、小調。曲牌分嗩吶、笛子、絲弦三種,共四百餘首,漢劇腳色分末、淨、生、旦、丑、外、小、貼、夫、雜十行。

漢劇劇目大多是歷史演義和民間傳說,現存傳統劇目660個,如《宇宙鋒》、《二度梅》、《竇娥冤》、《打花鼓》、移植劇目《櫃中緣》、《屈原》等,頗有影響。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