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漫談:河北梆子

【字號】    
   標籤: tags:

河北梆子是中國河北省主要戲曲劇種,過去曾有京梆子、直棣梆子、衛(指天津衛)梆子之稱,1952年始定名為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流行於京、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山東諸省部份地區。它是在清代中葉由傳入河北的秦腔和山西梆子逐漸演變而成的,唱念以北京語為基礎,腳色行當分類及其表演程式,與京劇大體相同。生行中以須生為主,生腔蒼勁悲壯;旦行中的青衣以唱為主,激越高亢,花旦即著重做工說白;花臉淨腔粗獷豪放。但淨生行乃獨具一格,即:須生扮相,花臉唱腔,兼用生、淨兩行表演程式,是河北梆子的一個特殊行當。唱腔板式有慢板、二六、流水、尖板、哭板等等。伴奏樂器有板胡、笛子、笙及打擊樂器。傳統劇目約有五百餘出,時裝戲二百多個。著名演員有:李桂雲、韓俊卿、銀達子等。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趙文卓找的女友對于娛樂圈來說,還是一個新人,是個叫張丹露的女孩子。

      ■日久生情

      說起兩個人的相識,好象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事。

      張丹露來自東北,曾經在中國戲曲學院學習了十四年的京劇,專業是青衣,而且唱的還不錯,得

  • 一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去了。曾經采訪過她的朱軍哭了,稱一位讓人愛戴的老人走了。常派弟子們對老師的諄諄教導記憶猶新,“好好演戲,好好做人。”戲曲界的知名人士對老藝術家的离去也深表遺憾,這位國寶級藝術家的逝去是國家的損失。
  • 「龍套」,是由演員扮演儀仗、侍從、衛士、宮娥、衙役、士兵等角色,四人為一堂,組合成護衛的隊列,以顯示帝后、將帥、各級官員等不同身份和地位。同時,又由於他們的服飾、扮相、手持道具的不同,以及他們站立的部位和排列組合成不同的場面,可以顯示不同的環境特色。因此,他們既是劇中角色,又是構成某種場景的實體的一種物質條件,「龍套」就是具有這樣的兩重性。比如在帝王沒有上場之前,一堂手持瓜棍瓜錘的太監或一堂大上場分別以八字形站在台中披著黃色繡龍的桌圍椅帔的桌椅兩旁,這種龍套與切末(即布景和大小道具)的組合,便構成了金鑾寶殿的場景。在元帥未升帳之前,旗牌和兵將的排列與桌椅等切末的組合構成帥府,衙役的排列與桌椅等切末組合構成公堂,手持掌扇、符節、爐、宮燈的宮娥的八字站位,構成皇后的內宮等等,「龍套」成為構成場景的重要成分,其形體同切末一樣起到構成環境的物質作用。
  • 滬劇是上海的地方戲,流行於上海和江蘇、浙江的部份地區。它起源於江南一帶農村中的「小山歌」,這些「小山歌」受到彈詞等其他藝術的影響,逐漸形成不同的灘簧(有的地方稱花鼓戲),如蘇灘(蘇州)、杭州(杭州)、甬灘(寧波)、錫灘(無錫)等。自上海開闢為商埠後,各地灘簧相繼進入上海演出,上海的本地灘簧,為了與其他灘簧有所區別,便稱為「本灘」,也叫「申灘」,即滬劇的前身。
  • 評劇流行於北京、天津和華北、東北各省,約有七十多年的歷史。評劇起源於清末流行在河北省冀東地區的一種較為簡單的說唱歌舞「蓮花落」。
  • 二人台俗稱「雙玩意兒」,遊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及山西、陝西、河北三省的北部地區。初名「打玩藝兒」,後來統稱二人台。其形成過程有二說:一說清光緒年間,於內蒙古西部,在蒙漢民歌和絲弦坐腔的基礎上,吸收漢族民間舞,創造出一丑一旦、載歌載舞的表演唱,取名「蒙古曲」;一說清末葉,由山西河曲民間演唱小曲的「打坐腔」與秧歌等結合發展為歌舞表演唱,之後流傳至內蒙古西部,吸收蒙族歌曲演變而成。
  • 小時候愛看戲,沒想到戲曲人物就此住在記憶深處,當他開始做第一個人形娃娃,中國戲曲人物中的女子形象就這麼一個一個在腦中、在手上鮮活起來。
  • 粵劇是中國南方一大劇種,流行於廣東、廣西及港澳、東南亞華僑聚居地區,唱念均用廣州方言。
  • 提起徽劇,很多人會以爲就是指徽戯。其實,徽劇的含義並不等於徽戲,它的聲腔包括青陽腔、徽戲、徽昆和花腔小調幾大部份,以徽戲和青陽腔為主。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