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司財務會計做假一籮筐

標籤:

【大紀元9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2004年6月23日下午,中國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再次提交了一份令人觸目驚心的審計報告。一年前的6月25日,李金華提出的審計報告曝光了一批大案,被媒體稱爲有史以來措詞最爲嚴厲的審計報告。隨即,一場嚴查亂管理、亂投資、違規挪用資金的「審計風暴」席捲整個中國。

根據財富雜誌2004年5月17日報導,李金華在六年前出任中國國家審計署署長時,可以為所欲言,不需要顧及會對華爾街産生什麽影響,但經他審查的大型國有企業向海外市場發行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股票之後,他可能要多加留意他的發言,因為只要他一開口,可能會造成連串效應,全球的投資人都加以密切關注。

中國的審計長的講話爲何會在海外引起如此大的反響呢?去年12月,中國最大的壽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股票在香港和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募集了34億美元,成爲2003年最大的股票公開發行交易。由於審計長李金華去年指出,審計署發現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存在資金違規行爲,已使狂熱的投資風潮冷卻下來,許多認購商覺得中國的美食難以消化。

李金華的講話播出幾個星期後,美國米爾伯格•韋斯律師事務所(Milberg Weiss)就向中國人壽提出了集體訴訟,控告其高階經理人涉嫌「大規模財務欺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將中國這家大型的人壽保險公司列為調查對象。這一懷疑也波及到了一批其他正在設法吸引外國投資者的中國企業,這些公司的會計方法以及中國當局的監管質量,令人十分擔心。

這些擔心是合乎情理的。中國唯一的民營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承認2000年在國內股票交易所上市之前謊稱開過股東大會而被推遲上市,今年3月,中芯國際半導體製造公司的財務報表與該公司提交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不相符,其股票價格在上市交易的第一天就下跌了9%。5月中旬,與中國有關的九家2000年在香港和紐約發行股票的公司當中,有八家的交易價格全都跌破了發行價。

最近不斷出現的管理和會計方面的做假問題給投資者上了重要的一課:向這個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的公司投資,仍然是一項高風險的戰略。中國的大型國營企業儘管在大談特談重組和改革,但推動它們發展的因素與成熟市場經濟體系下的公司相去甚遠。而北京當局看來仍然無動於衷。

中國中央銀行行長周小川斷言,中國的大型國有金融機構之所以需要外國股東,不是因爲缺少資金,而是有意借由國外的監督促使它們進行改革。但是,周小川的論點忽略了一個現實:作爲大型國有企業最大股東的中國政府,將繼續保持對企業的主導權。其結果是,外國投資者即便擁有鉅大的股份,仍然對這些上市公司缺乏影響力。香港和美國的監理部門只能審查這些經過包裝的子公司而不是其母公司的帳冊。

李金華對審計的定位有他自己的獨到見解,他說,審計不僅僅是監督,它還是推進民主和法制建設的工具。然而著名民運人士王丹八月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在最高層穩定壓倒一切的政治原則之下,中共被迫任由各級官員利用權力進行分遂。 對一個既無信賴凝聚,也無民意基礎的政權來說,默許官員的腐敗行為成了中共政權現階段的統治基礎。寧可亡國,不可亡黨。因此系統性的腐敗行為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當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的民謠在中國大陸盡人皆知。所以我認為可以預言,僅靠李金華審計長的鐵面作風去懲治腐敗,在現有的政治格局下根本是難以看到希望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女子花萬元拍婚紗照 7年後驚覺背景是墓地
【時事金掃描】今年高考最難 哪些大學留學觸雷
【名家專欄】中共構建全球「規避軸心」
消息:沃爾沃或將電動車生產從中國移至比利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