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波:笑紅塵──2004年終稿

楊銀波

標籤:

【大紀元1月1日訊】且以我之詩意,寫就此篇詞句。於痛楚中笑傲,於哀傷中笑談──朋友,讓我們此刻捨去一切可恥的恐懼。

2004年的中國江湖,紅塵滾滾,波浪滔滔,有你我永遠看不透、道不盡的意氣風發與驚心動魄。能如此樂觀者如我,世界潮流必是激蕩著我滾燙的心靈;能如此感慨者如我,燎原之火必是映照著我透明的雙眼。在威脅之中保持尊嚴,在弱勢之中發出強聲,不必聲嘶力竭,不必驚慌失措,一切皆是盡力而為,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但求朝夕之進步與成熟之人格,穩健地行走生活的每一步,絕不失去笑顏與意志。匆匆數十年人生,即當如斯!至於最慘的人生,莫過於「生無落腳處,死無葬身地」,悲慘者中的最慘者尚且可存一絲希望,你我又豈能放棄此番努力?

無論時局如何變幻,大者如世界,小者如家庭,任何細微個體都應受到尊重。由己推人,給予他人溫暖,自我從而得到充足,漸至形成完整人格。人類最美好的事物,理應得到維護和激賞。即便是以宏大口號、言論、新聞、組織、行動、人力等所奮鬥的民主、共和、自由、人權、法治、憲政,皆是以個人之努力逐步擴散、推廣,於具體生活細節中展示,形成習慣,形成潮流。它們並不那麼高遠、宏偉、難以企及,更非臆想或概念,而是徹底生根於心靈深處的精神理念。它們是尊重文明的基本意識,是愛護他人也愛護自己的基本素養。有力者必赤誠,唯有「真」,才是感動並帶動社會的最大無形力量。

是的,我們需要進步,建立於基本人格的基礎之上。因而,道德需要重建,教育、傳媒、互聯網的重要性則極為明顯。作為個體,智慧、經驗、閱歷仍不可缺。逐漸步入資訊化、法治化時代之後,還要增加一條:秩序。具體到細緻問題時,即是尊重程式。此趨勢並不應令公民倒退,但倒退的高壓政策絕不能緩解社會意識最為激烈的知識群體的矛盾。底層群體、邊緣群體作為體制運轉之下第一批最殘酷的受害者,對全局形成反作用,增加了無法預計的維權成本。因而,以降低維權成本為核心的「朝野和解」,在今後的幾年都將是最為焦點的問題。公然強調鉗制意識形態,是嚴重的開歷史倒車,逆流而動。特別是眾矢之的的「文字獄」,必須徹底剷除!

體制內的崛起,體制外的公共努力,足以危及舊制度、舊政治,但這是社會之進步,時勢之必然。以保守姿態實行的所謂循序漸進的政治改革,仍可視為進步,但也必須警惕和防止成本的增加。尤其是與任何專制制度都狹路相逢的持不同政見者,他們的生存空間、發展空間,都需要當局給予冷靜寬和的考量。符合國際規範的非政府組織不得不陸續建立,它們的活動空間需要得到擴大,制度限制必須得以排除。具有影響力的新銳傳媒也將陸續出現,它們與互聯網獨立思想文化媒體一起,共同構成中西文化交流撞擊的主要平臺。作家、律師、記者、報人、出版商、教育者等重要知識人才的法律保障體系還未徹底建立,言論、新聞、出版、法律、資訊、知識等各領域都有賴於加以保護和支持,否則將對整個社會繼續夠成呈惡性循環的意識危機。

農民、農民工面臨的戶籍、土地、選舉、罷免、就業、培訓、維權等制度、措施和相應硬體設備,都要放在重中之重。基層政權因與其經濟利益、福利分配等直接相關,因而防範、監督其權力濫用,逐步實行黨政分離、政企分離,乃是關鍵的問題。作為弱勢者,其組織化建設如獨立農會、獨立工會等,是肯定要逐漸搞起來的。農民、農民工自身的素質需要提高,尤其是法律層面,否則受害者是他們,矛盾升級者也是他們。國家財政收入應絕大多數用於民間公益領域,扶持發展民間公益事業,盡力降低公共領域和社會弱勢群體的各項成本,逐步減少城鄉貧困差距,給予農民、農民工以同等國民待遇。國家應建立多方溝通管道,使相關措施得以明見,深入具體,深入細節。尤其是在一些重大工程項目之中,權力勾結資本,國家暴力壓倒公民權利,乃是相當危險的事情。

還有目前當局最為忌諱的這兩個敏感問題:一是非官方性質的宗教信仰,一是境外勢力。後者有國內強大的狹隘民族主義做後盾,因而其敏感程度不如前者,但都主要是基於對穩定政權的考慮。非戰爭時期,大多是在意識、思想、資訊、言論等領域的控制。自古以來,政與教確實搞出了許多大事件,因而有了「從來就沒有純正的宗教」一說,但這是站在政權一方說話,沒有多方參與的公平的辯證機會和公正的辯證平臺,故而不足採信。新文化運動之時,宗教信仰問題沒有被引進來,以現在的眼光看,那是嚴重的失敗。宗教信仰的偉大之處,一是外向的悲憫,二是內向的懺悔,這是兩股相輔相成的高尚力量,大者可維繫社會穩定、提昇人類道德,小者可秉承良知、淨化心靈。不能實行包容、融合的宗教文化開明政策,這才是治國者真正的大忌;盛唐即是成功的例子。其實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有那麼幾年,詩歌也具有此種影響力,所謂「權力腐化心靈,詩歌淨化心靈」,言如其實,道出中國特色。

不過諸位不必過於悲觀。中華乃有數千年之脊樑,傳承者後浪推前浪,豈是憑幾十年血雨腥風、高壓禁錮就可付之一炬的?我之所以對中國永存希望,其最基本的考慮便是思索人生之意義。人的一生在我看來,其意義主要有二:一是外在的奉獻,一是內在的進步。推及民眾,則民眾之奉獻,可鼎力相助於建立公民社會;民眾之進步,則可鼎力相助於遏制專制逆流。你我應無任何私怨,唯有公敵,如此方能眾志成城,具凝聚之力。

結語

2004年就要結束了,無論是居廟堂之高的官場,還是處江湖之遠的民間,迎接而來的都將是一個比2004年更意氣風發、驚心動魄的2005年。2005年,楊銀波願繼續與諸位一道,笑看人生,關懷中國。我們後會有期,不見不散!

--轉載自《民主論壇》網站(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文責自負。

相關新聞
楊銀波:楊春光之妻蔡東梅訪談錄及其它
【專欄】楊銀波:酒後殺人
楊銀波:關注農民工的大陸非政府力量
楊銀波:19歲民工孫家利工傷調查記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