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建立衡量宇宙擴張速度的單位

標籤:

【大紀元1月12日報導】(中央社加州聖地牙哥十二日法新電)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教授愛因斯坦今天在加州聖地牙哥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年會上提出研究報告說,天體物理學家已經畫出迄今最大的宇宙地圖,證實重力在宇宙形成當中扮演的角色,並建立估計宇宙擴張的準確方法。

愛因斯坦說,來自世界各國的二組科學家進行觀察,結果顯示宇宙是平板的、正在擴張,並因為「大爆炸」的震波而出現皺褶。「大爆炸」就是約一千四百萬年前的一場劇烈爆炸,創造了這個宇宙。

愛因斯坦在美國天文學會年會外召開記者會說,宇宙中各個銀河目前擴張的方式與誕生宇宙的震波有直接關聯。他說:「我們認為這是最有力的證據,證明了在宇宙從初始種子轉變為我們週遭可見的銀河與銀河星團的過程中,重力扮演重要的角色。」

他補充道:「這些音波在『宇宙微波背景』留下它們的印記。『大爆炸』造成的這些殘餘輻射大約在宇宙生成四十萬年時出現。」他說:「我們目前在史隆數位巡天計畫銀河地圖上看到相同的宇宙皺褶。」史隆數位巡天計畫已經畫出距離地球四十億光年內、四萬六千個銀河的地圖。這二個國際團隊總共標出二十六萬個銀河。

英國朴茨茅斯大學宇宙暨重力研究所天體物理學家尼可說:「這些皺褶持續成長一百萬年,直到宇宙冷卻足以讓它們待在原位。」尼可補充道:「我們目前在史隆數位巡天計畫銀河資料看到的是,這些皺褶數十億年後留下來的痕跡。」

科學家說,每個皺褶之間的距離可以用來衡量宇宙擴張的速度。

這二組科學家主要來自澳洲、英國及美國,他們已經得出結論,銀河形成每五億光年發生一次,與觀察到的宇宙年輕時大爆炸震波皺褶之間的時間間隔完全相符。一光年意謂光以每秒三十萬公里速度行進一整年的距離,換算成數字來說,相當於九萬四千六百一十億公里。

愛因斯坦說,二組科學家觀察到宇宙是扁平的這個事實,也支持宇宙正在擴張的理論。

這代表宇宙所經歷的非常快速擴張的期間,只限於「大爆炸」後不到一秒的時間。

科學家說,他們的觀察研究也企圖證實我們熟悉的物質形式,只是宇宙中一小部分的理論,其他部分是由神秘或「黑暗」物質及能量所組成。

相關新聞
【九評征文】向全宇宙宣告:脫離邪惡共產黨
〈星際大鑽〉看!行星  從天上掉下來
科學家擔心病毒天外來
2004科技新聞綜述(2):宇宙探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