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市女童轉診案 謎中謎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林相美╱台北報導〕受虐女童無法在台北就醫,被遠送到台中急救,引起社會注意,衛生署昨天公佈當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曾聯絡的台北各大醫院的空床數,結果小兒加護病床共有五十六張空床,如扣除掉仁愛院區宣稱登錄錯誤的四床,當時仍有五十二張空床,計十一家醫院可以提供協助。

究竟邱姓女童是否一定要有神經外科加護病床才能收治,衛生署認為可以討論,不過,根據該署緊急醫療資訊管理系統在10日凌晨三時到六時的資料顯示,鄰近的國泰也有神經外科加護病床空床一床,當時台北地區醫院的不分科加護病床也有二十床。如果將這些床數加計進去,扣除國泰醫院院內有一例腦外傷患者需使用神經外科加護病床,則可能可以調配的空床計有七十二床。

由於當夜仍有加護病房空床的醫院都設有神經外科專科醫師,是故不管加不加計不分科病床,在有效調配的情況下,是可以考慮將邱童轉診到同屬大台北地區的中興、國泰、台安、和平、台大、榮總、北醫、萬芳、恩主公、新光、馬偕等十一家醫院,根本無需千里迢迢遠送到台中童綜合醫院。

台北榮總加護中心主任周嘉裕解釋,不分科加護病床也稱「大加護病床」,像是血液、腫瘤、腎臟等疾病,沒有專門的加護病床,因此不分科加護病床主要是收治這類患者,同時在其他加護病床滿床時,負起收治的責任,有的病床的醫療設備與人力甚至還比專科加護病房好。而他認為,邱小妹就可住進不分科加護病床。

依據該系統顯示,仁愛院區小兒加護病床仍有四張病床,該院說是登錄錯誤所致,事實上應為新生兒加護病床。

衛生署說,目前整個系統連結的兩百多家醫院,只有六家規模很小的醫院是手動人工通報,一天三次,其餘都是電腦自動連線,每一小時更新一次,並非人工作業,而小兒加護病床與新生兒加護病床是分開欄位,至於是否有登錄錯誤的情形,尚不得而知,不過,錯誤登錄沒有罰則,衛生署會口頭警告。

對於衛生署指稱北市多家醫院仍有加護病床,台北市緊急應變中心副召集人沈希哲表示,根據聯繫結果,醫院確實都回答「沒有神經外科加護病房」。沈希哲強調,當時中心值班護理長詢問神經外科加護病房,就代表他們不僅需要加護病房,更重要的是,醫院還需要有照料開刀病患的神經外科醫師,護理長一個問題代表兩種意義,衛生署的質疑並不公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診室主任李彬州則重申,當時院方曾經致電中興、和平、陽明、忠孝、國泰、台大、榮總、台北馬偕、淡水馬偕、三總、空總、新光、北醫、萬芳、博仁、康寧、亞東、耕莘、恩主公、林口長庚等醫院,也同時向對方醫院的急診室說明病患是四歲女童,顱內出血,需要開刀,如果對方有神經外科醫師又有病床,再依專業評估可以收治,就沒有憾事,但對方的確都回答沒有病床。

健保公布重症病床 醫界說難〔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邱小妹因醫院調度加護病床未果成為人球,為了讓民眾知道醫院急、重症病床空床情形,健保局表示,如果緊急醫療網資料可以提供給健保局,經串連健保局相關資料後,可在網站上提供給民眾查詢。不過,醫界則稱,以健保局現行的資訊處理能力,這無疑是在對民眾畫餅充飢。

健保局官員說,如果緊急醫療網無法提供資料給健保局,健保局擬請健保特約醫院提供急、重症病床使用情形給健保局,並定期上網更新公佈供民眾查詢,預計最快一個月可以上路。

醫界則稱,現行健保要求醫學中心每天上傳住院病患的資料予健保局,但也僅限一天一次,遠不及EOC現行的一天三次,且每天上傳資料的情形也不是所有醫院都已確實執行,遑論讓民眾透過健保資料,即可獲知各醫院急重症病床的即時狀況。而且,如果將來EOC公布一套,健保自己做一套,民眾若無所適從,醫院也可能為了化解民眾紛至沓來的疑問而疲於奔命,進而造成醫病間的糾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