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去年第4季台灣液晶電視出貨季增4成

標籤:

【大紀元1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二十六日電)根據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報告指出,去年第一、二季台灣液晶電視業者因面板產業供過於求,導致液晶電視價格持續下滑,但第三季末市場需求提升,台灣液晶電視訂單量開始成長,第四季旺季效應展現,出貨量較第三季大幅成長四成,達57萬餘台規模。

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 ( Market IntelligenceCenter,MIC) 表示,去年第二季開始,台灣液晶電視廠商面臨消化庫存和消費者觀望等因素,影響第三季液晶電視出貨量的成長力道,到第三季末,液晶電視面板價格連兩季快速滑落,液晶電視與傳統映像管電視的價差比縮小,市場需求提升,訂單量開始成長,第四季展現旺季效應。

根據MIC估計,去年第三季液晶電視出貨量約40萬多台,相較第二季僅微幅成長;第四季出貨量達57萬多台,比第三季大幅成長四成。

MIC 表示,台灣液晶電視廠商眾多,競爭激烈,為爭取訂單和刺激需求,液晶電視報價也跟著快速滑落,去年第三季平均出貨價格跌破600美元,在出貨量僅微幅成長下,液晶電視產值下滑到2億多美元;第四季時,雖然液晶電視價格仍持續下滑,但因產品組合中26吋以上的液晶電視出貨量大幅成長,平均出貨價格小幅滑落約20美元,因而帶動整體產值突破3億美元。

展望今年, MIC認為,如果液晶電視面板持續供過於求,所引發的液晶電視面板價格波動,儘管有助於刺激液晶電視需求,但如果再度造成消費者觀望氣氛,將影響今年液晶電視的出貨狀況。

不過,台灣新世代面板生產線量產後,預期32吋和37吋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將大幅成長,有利台灣業者爭取大尺寸液晶電視訂單,MIC預期,今年台灣液晶電視產業整體出貨量可望倍數成長。

相關新聞
購買薄型電視  兩岸消費心理不同
日東芝將退出電漿電視市場
台灣精品 資訊產品佔大宗
歐美一月五日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