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評歷史憑甚麼要「宜粗不宜細」!

根源

標籤:

【大紀元1月5日訊】總聽到某些掌握著一言九鼎之話語權的人振振有詞地說,評說歷史、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應該「大處著眼」,「宜粗不宜細」。有時也能看到某些幫閒文人挖空心思用大塊頭裹腳布去跟著附和,說甚麼「宜粗不宜細」才是對待歷史的正確態度,對各方面才更有好處,云云。

     每每聽到這種煌言讜論,我就如嚥了一盤泔水油涼拌綠頭蒼蠅般噁心,同時也打心裏鄙視這幫一看就是害怕人們細究歷史,擔心被挖出歷史陰暗面的傢伙。

     我一向認為,只有到了真正的民主社會,人民群眾才可能通過選票等民主方式改寫歷史;在那些毫無民主的社會裏頭,「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等等多半是些經不起稍加推敲的廢話。翻開幾千年的「正史」,記載的絕大多數還不都是些帝王將相的生平、政績、事跡、逸聞,或者是些宮闈、王府內的權謀傾軋、明爭暗鬥,再或者就是王朝的興衰更疊;厚厚的史冊裡頭,又能有幾頁是真正完全屬於「人民群眾」的?正所謂匹夫之怒,形態不過「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後果頂多「血濺五步」罷了,稀鬆平常得連「野史」都不屑於收錄的,哪及天子們伏屍百萬、流血千里之雷霆霹靂那麼有「歷史價值」,那麼為古往今來治史者所津津樂道,如數家珍?
    
     人民群眾既然沒多少緣份充當創造歷史的「主角」,那麼對歷史評頭品足的權利總該可以有吧!再說現在的中國,也不再是那些大興文字之獄,連百姓評點一下歷史也當成是「借古諷今」的殘酷皇朝了。

     人民群眾既然有評價歷史的權利,那麼自然可以「粗評」也可以「細評」,你還操心他們的評價是「粗」還是「細」作甚?再說你管得了嗎?真是多此一舉。

     瞭解歷史,研究歷史,決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消遣閒暇、覓求愉悅之需,更重要的還是探求古人治國安邦、為人處世之成敗得失的前因後果,發掘經驗和教訓,供當今世代作參考用。所謂溫故而知新,讀史可鑒今,全面、深入、細緻地瞭解歷史,可以防止當今重蹈覆轍,這個道理千百年前的古人就已經知曉了。

     唐朝的皇帝李世民,就曾經說過「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之哲言。試想,如果李世民對「古」之鑒,亦來個「宜粗不宜細」,那豈不相當於在說,用來正其衣冠之銅鏡,表面亦越粗越好?那還不如拿塊沒磨過的大理石來對著看正衣冠呢。

     問題更在於某些有能耐「創造歷史」的人物的眼裡,歷史非但不是可以借鑒興衰交替的鏡子,反而是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他們在大手筆地「創造歷史」的時候,決不慮及將來歷史會如何評價自己;到意識到自己犯下了彌天大錯的時候,又開始擔心身後歷史的清算,於是便開始強調對待歷史要甚麼「宜粗不宜細」了。

     一方面,他們是希望人們不要對歷史深究,最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可,寄望於自己的丑史拖過了人們的關注期,漸漸淡忘之後,自己「光輝」的「形象」得以永久保存下去;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給那些幫閒史痞們贏得主動,在人們只能關注得著「粗」的層面之時,能及時在「細」的層面上多著油彩,多做手腳,將醜事壞事粉飾遮掩過去。

     「宜粗不宜細」的評史原則,可能能夠暫時幫某些歷史上幹了不少見不得光的醜事的人遮一遮醜,逃脫現世的歷史審判,但終究瞞不長久的。歷史一向都是公正的,而且時間過得越長久,其面目就越會顯得清晰;決不會因為某些人當權時候可以一手遮天,將來公允的評判便會付諸闕如。正如一位外國哲人所言:你有可能在一段時期內欺騙住絕大部份的人,也可能長久地欺騙住一部份人,但不可能永遠地欺騙住所有的人。

     那些害怕歷史評判的人,與其終日尋思怎麼限制別人細究歷史,還不如趁早反省一下當初何來包天之膽胡作非為來得更好呢。既然你當初手握天下生殺大權時,迫害別人從來都不提「宜輕不宜重」,從中還尋找到了無限的快感,為甚麼事後又那麼害怕人家細細評價,非要徒勞地以「宜粗不宜細」甚麼的去限制人家呢?千秋功罪,任由後人評說,這才是一代梟雄應有之氣魄嘛!

     然而,正是這種某些人為了瞞天過海、欺世盜名而連哄帶嚇推銷出去的「宜粗不宜細」評史原則,非但沒有把自己的好事掩藏多久,反而引發了不少的副作用,導致了一種「雙輸」的局面。

     只要稍加留意,我們就會發現,這種「宜粗不宜細」的原則,早就無心栽柳柳成蔭,「推廣」到了幾乎所有的歷史領域;現在包括史界在內的學術界之浮躁心態,包括銀幕、熒屏上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戲說」歷史的影視劇,包括那些以歷史人物作主角,連每一個動作表情都描繪得親臨其境、每一個心理變化都刻劃得栩栩如生的「紀實文學」,哪個不是來源於「宜粗不宜細」?粗略翻一下史書,然後就海闊天空地向壁虛構,天馬行空地「自由發揮」,有的連最基本的史實都不顧,直把歷史糟蹋得面目全非。

     然則那些「戲說」、「紀實」恐怕還是次要的,這種「宜粗不宜細」的評史態度,再跟那些「唯上之喜好而治史」、「歷史要為政治服務」的功利「歷史學家」一拍即合,將一些原本早已板上釘釘的歷史價值觀完全顛倒,再動用其掌握的強勢話語權強行灌輸給祖國的花朵們,那恐怕還會貽誤上好幾代人呢!

     例如,窮兵黷武、焚書坑儒、視民如草、二世即亡,一向為後人所不齒的暴秦,竟被捧為「英雄」;又如,根本就屬於外族,率鐵騎戮遍亞歐二洲,殺人逾兩億,即便婦孺也絕不放過,後代又入侵中原,將中原漢人分至末尾的三、四等來奴役的「成吉思汗」,竟被視為「民族英雄」;再如,那些行為乖戾(如分「男營」、「女營」數年,無論戰爭還是和平,夫妻不得相聚,私下偷偷相會則男女都要處死)、殺人如麻、官爵滿天,連偉大導師馬克思知道真相之後都痛斥不已的的太平軍,則被奉為「農民起義」的典範;更不消說,那些盲目排外,扒毀好不容易才舖設下來的電線桿、鐵軌,濫殺無辜,殺本國人比殺外國人多若干倍,甚至連在身上搜出一根火柴、一支鉛筆的過路學生都要斬盡殺絕,就像排華暴亂中的印尼暴徒一樣殘暴,最後引來八國聯軍的義和拳,居然也被冠以「抵抗外侮」的美名……

     反觀那些真正抗擊外侮,為了保衛本民族而出生入死、浴血征戰,最後或壯志未酬即為奸人所害,或堅貞不屈壯烈殉國,其凜然的民族氣節為千秋萬代所謳歌的岳飛、文天祥,卻竟落得個要被褫奪「民族英雄」的下場;從來都是抗戰的主力,與日本侵略者在前線正面拚殺,捨生忘死打了正面大型戰役二十餘個(最大的一個武漢會戰光兵力就投入百萬),以付出無數優秀兒女生命的代價,最終在國際友軍的支援幫助下取得抗戰勝利的國軍,也長期被視為「摘桃子」、「不抵抗」,得不到應有的正面評價。

     這不都是那些「歷史學家」、幫閒文人們「粗放」式、「有選擇」的治史,所結出來的纍纍碩果嘛!

     要還再這麼「宜粗不宜細」下去,恐怕用不了多少年,這歷史得頭朝下腳朝上倒立起來,原本無論是正麵人物還是反麵人物,全得來個正反大對調了。 [博訊首發]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

相關新聞
曹長青:江澤民到底是不是「賣國」?
民俗民風:淳厚的古遺風
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中國文化的又一輝煌時期 宋朝(六)
李家同:天堂與地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