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傑出科技獎 朱國瑞等5人獲殊榮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行政院長游錫堃昨天頒發「九十三年傑出科技榮譽獎」,得主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朱國瑞、交通大學理學院院長張豐志、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主任鄭琨琳、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教授楊秋忠、長庚大學醫學院腎臟科系教授林杰樑,每人獲頒六十萬元獎金。

曾經獲得第二屆總統科學獎肯定的朱國瑞,是台灣「高微波科技」領域的重要推手,他與中山科學院、工業技術研究院聯手完成國內第一個「毫米波分布作用發射器」,為國防雷達系統的自主研發開創契機,所發明的「毫米波磁旋行波放大器」,在功率等多項指標更超越屹立三十多年的國際紀錄,為研發新一代高解析度雷達系統提供關鍵技術。

被學生暱稱為「7-11教授」的張豐志,早上七點到晚上十一點必定坐鎮在實驗室,週末也很少例外,曾被太太抱怨「乾脆把床搬到實驗室算了」,所領導的「高分子學」研究團隊被譽為國際三大卓越團隊之一,產業界運用他所發現的「高分子間作用力」原理發展新型工程塑膠,每年增加的產值達十億台幣。

投身紡織研發超過二十五年的鄭琨琳,擁有二十五項紡織技術的國內外專利,他領導的研究計畫共輔導約一百三十家廠商開發高科技紡織品,總產值達一百億台幣以上。為因應SARS防疫需求,他研製出病菌過濾率超過九十九%的立體結構口罩和符合國人體型的醫療防護衣,對台灣紡織產業的科技化升級貢獻卓著。

在南投縣貧困農村長大的楊秋忠,是推廣台灣農業應用微生物當肥料的先驅,累積使用面積超過五萬六千公頃,增加農民收益達七億六千萬元。

長期追蹤重金屬鉛與腎臟病關聯的林杰樑,證實日常生活的鉛污染即使只是低濃度,也會造成腎臟病患的腎功能快速惡化,還會導致一般大眾尿酸升高,導致痛風發作,他提出以鉛解毒劑EDTA重複治療的方式,有效減緩了尿毒升高和腎功能惡化的速度。

抗鉛戰士 林杰樑懸壺樂於播種

記者郭怡君╱專訪

「我這輩子做得最對的一件事,就是走上行醫這條路。」

獲得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的長庚大學醫學院腎臟科系教授林杰樑,出身於中醫世家,從父親往前數四代都是中醫,深具「救人」使命感的林杰樑除了在醫院執業,從學生時代就參加到窮鄉僻壤義診的醫療服務隊,二十八年來從未間斷,視病猶親的他,非值班的日子也常在半夜爬起來,打電話到醫院關懷病患情況。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的林杰樑到長庚醫院內科服務已二十一年,但帶領北醫「綠十字醫療服務隊」到雲林縣最窮困的沿海村落義診,是他每年從不缺交的寒暑假作業,三年前他進一步創立長庚大學的羅卡達醫療工作隊,到桃園縣復興鄉從事山地醫療服務,希望培養更多年輕醫師「主動關懷社會」的胸襟。

林杰樑認為,台灣醫學教育太強調教導專業知識和開刀技術,對人和社會的關懷教育相當欠缺,年輕人變得越來越關心自己,離「好醫生」的道路卻越來越遠。學生就像白紙一樣,成立山地醫療服務隊帶領他們參與,就像「播種」一樣,讓學生親自體會弱勢者的需求和協助救人的快樂,期盼能從中多培養出幾位好醫師。

在臨床毒物學和腎臟學研究備受肯定的林杰樑,因為太了解重金屬「鉛」對人體的危害,近年來化身為主動出擊的「抗鉛戰士」,常在報章雜誌發表衛生教育文章,向民眾大聲疾呼遠離鉛的重要性。

歷經對二○二名病患的四年追蹤研究,林杰樑發現對腎臟病患者而言,環境鉛濃度根本無「安全劑量」可言,只要有鉛就會威脅身體健康,平均每攝入一百微克的鉛,會導致○.三%的腎功能損傷,而鉛累積在體內會讓兒童智商降低,大人尿酸升高,導致痛風危機。

林杰樑呼籲,國人愛用吃藥補身的習慣一定要改,無論是中西藥、維他命都不能亂吃,此外,大骨湯最好少喝,因為動物攝取的鉛有九成都會留在骨骼中。若住在日據時代就有自來水的社區,因水管都是鉛製的,早上流出來的水只能拿來洗滌清潔,不能直接拿來當飲用水,才能減少鉛的威脅。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