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之路】辦公篇-楓葉紅於二月花

標籤:

【大紀元10月14日訊】提起紐約的大紀元時報,少不了要說一說紐約大紀元的辦公室的劉阿姨。因為你打電話到大紀元,接聽電話的往往是劉阿姨﹔你去大紀元找人,接待你的往往也是劉阿姨。

  年逾六十的她,不胖不瘦的中等身材,舉手投足透著斯文,微卷的短髮一絲不亂,整潔的衣裝素雅大方。尤其當她著一襲洋裝,或剪裁合體的裙服出現時,總是引得辦公室的同事眼睛一亮,大呼﹕劉阿姨好漂亮﹗

  劉阿姨三年前從中國大陸來美國看兒子,聽說紐約大紀元缺人手,就毛遂自薦入主辦公室,開始給大紀元當義工。辦公室的文員等等,甚麼都做。按照老美的文化,她是辦公室的GIRL FRIDAY ,而以紐約大紀元各部門的分工來看,她是辦公室主任。

  劉主任劉阿姨的職責很多,也很瑣碎。接聽電話,打字,收發來往信件,送報,為大家準備茶水,打掃衛生,安排辦公室裡裡外外的事務,等等,樣樣都歸她負責,兩年多了,她樂此不疲。

  大紀元辦公室,只有幾百英尺的一間房,被幾個文件櫃一隔兩半,一半是市場部的銷售人員辦公用,一半是採編部和行政辦公室人員共享。十幾張辦公桌佔據了辦公室的主要空間。

  清晨,辦公室人員開門第一樁事,是清理頭天大家留下的廢紙和垃圾。劉阿姨麻利地先用抹布將各個桌子清理一遍,又用吸塵器在地板上走幾個來回,馬上原本顯得凌亂的辦公室就變得清爽了。

  有時,熱心的讀者送來一盆鮮花,劉阿姨將它擺到文件櫃頂上,簡單而擁擠的辦公室頓時就多了點詩意,生動起來。

  在大陸的時候,劉阿姨本是某大城市的一所重點小學的校長,正統的中國知識份子。用她的話說﹕「那時候,天天是別人給我打掃衛生,抹桌子倒垃圾的。今天卻天天要給別人收拾垃圾,剛開始還真是有點不習慣。」

  其實,在辦公室工作的人很多,並沒有人要求劉阿姨打掃衛生。因為她每天來得最早,為了一天有個清爽的開端,很自然的,她就自動地把清掃的工作承擔了起來。不過,現在看她做清潔時微笑的面容,顯然她已經過了那個坎了。

  中午,處理好要郵寄的報紙信函之後,劉阿姨會提一大包當天的報紙,去給附近幾條街上的店家送報。不論是颳風還是下雨,這也是她每天例行的工作。有時候,她回辦公室時顯得非常高興,這種情況一定是又有店家向她提出要增加報紙的份數。

  大紀元創刊五年了。這份報紙漸漸成為一些讀者每天生活的一部份。有一位在曼哈頓上班的年青人,為了不脫期,竟然打電話要求劉阿姨每天給他留一份報紙,他下班後專程到大紀元辦公室取。

  一說起這個青年,劉阿姨就很開心。她說﹕「就看在這些讀者的份上,我們再辛苦也值得。」

  以前當校長的時候,有人替劉阿姨打信件。而現在,劉阿姨學會用電腦幫辦公室打文件,甚至上網貼文章。熟練程度儼然不亞於受過訓練的文員。

  大家誇獎劉阿姨聰明能幹,甚麼都難不倒她。劉阿姨總不好意思地說,哎呀,我可比不上你們大家。

  不過,也有劉阿姨感到為難的時候,碰到老美打進來的英語電話,她就撓頭了。因此,最近,劉阿姨又給自己提了個新要求—學英文,報名參加英文補習班,準備接受六週的強化訓練,突擊英語對話能力。她要去的英文補習班正好是在哥倫比亞大學附近。有同事跟她開玩笑道﹕「啊,劉阿姨要上哥大了﹗要成洋博士了。」

  劉阿姨哈哈笑道﹕「在美國要做好辦公室的工作,不會英文怎麼行呢。」說做就做,入鄉隨俗,她已經給自己取了個英文名字叫Wendy,跟她的中文名字發音還挺接近。

  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當您打電話到我們辦公室,聽見「Epoch Times, how can I help you?」的應答,那一定是我們的Wendy Liu在接聽您的電話。

  劉阿姨聽到要寫她的故事,連連擺手叫停。她說太普通了太平凡了有甚麼好說的。

  秋天雖翠色不再,卻因為大自然的造化景色最輝煌。楓樹隨處可見,雖平凡,她的葉艷紅似火,不是春花,勝似春花,怎麼叫人不讚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紐約市小商業局首屆博覽會 萬人參與創盛況
貿協攜10家台灣連鎖品牌 參加全美最大國際加盟展
鋰電池火災傷亡慘重 紐約消防局指導使用安全
火災時應撤離還是原地不動?紐約消防員釋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