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嬰幼兒男女性別比例超過國際警戒線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17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林坪採訪報導)中國的統計資料顯示,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嚴重失衡,目前中國嬰幼兒男女性別比例為119比100,超過了107比100的國際警戒線。

據《北京晨報》消息,中國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透露,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23年來,已累計出生9千萬個獨生子女。目前中國嬰幼兒男女性別比為119比100,一些省份甚至達到130比100,大大超出了男女性別比例107比100的國際警戒線。

對於中國新生兒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原因,美國馬薩諸塞大學波士頓學院社會學教授鄧小剛分析說──

鄧小剛:「一個是由於傳統、歷史和文化的原因,中國傳統文化重男輕女,那麼再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有什麼超生波,從技術的手段可以發現;那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個獨生子女政策,所以這種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談到新生兒性別比例失衡可能引發的危害,旅居美國的社會學者劉曉竹表示──

劉曉竹:「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中國現在這種失衡的狀況沒有改善,或者說就已經存在的這種失衡狀況,中國未來數年內將進口幾千萬到一億的新娘,來吸收這樣的人口,你到哪裡去找這樣的人口?另外,你吸收進來的話,是巨大的社會問題。所以說這個問題不能不重視。」

鄧小剛教授認為,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帶來的人口年齡結構失衡也不容忽視。

鄧小剛:「現在國家這種養老金已經是很大的虧空,只不過現在是由於有那種眾多的年輕勞動力在勞動力市場上,他們能夠填補這種虧空,那麼政府的稅收相對高。但是到了十五年以後,沒有那麼多人交稅了,沒有那麼多人來創造財富了,那麼到那個時候怎麼辦?發達國家進入老年型社會以後呢,它的經濟就會發展緩慢,沒有那麼多人了嘛,那個時候中國的經濟向何處去,確實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報導說,中國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人表示,目前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防止生育水平反彈。鄧小剛教授認為,中國政府應該逐步改變計劃生育政策。

鄧小剛:「我覺得應該逐步的放鬆,因為這確實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如果你現在放鬆了的話,經濟又沒達到程度,十個人吃一碗飯和二十個人吃一碗飯,這對土地的要求、對糧食的要求、工作教育的需求,對現行社會就提出了很大的要求;但是對長遠來說呢,就是從整個長遠的人口結構的角度來講,這還是有意義的。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時候應該適當的放鬆,因為作為政府機構應該考慮的是更長遠,而不是最近這幾年。」

中國官方公佈的統計數字顯示,目前中國總人口為13億人,預計在2033年前後將達到15億人左右。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男女比例失調嚴重
中國大陸新生兒性別比例嚴重失衡
新生兒性別比例失衡 中國出現女兒國危機
北京人口拉警報  男女失衡四大禍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