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銀行擺烏龍 客戶竟信用破產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華僑商業銀行台南分行因人工稽核作業疏失,導致客戶陳珠無故被通報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宣布「信用破產」1年3個月,當事人向華僑銀行求償1千萬元,銀行只肯付78萬元,昨日雙方在台南市府消保中心協調無交集,將再擇期協商。

陳珠表示,當初向僑銀台南分行申貸「921」補助專案房貸320萬元,正常繳息並無逾期,93年3月因合夥投資需求而接受某銀行授信,才發現於92年12月被掛「聯徵」,即要求僑銀更正,今年1月再授信,竟發現台南分行仍未更正,她再次告知,僑銀始於3月更正。

要求更正 銀行推託

陳珠強調,被聯徵中心掛名等同信用破產,她非常重視信譽,僑銀內部管理疏失,她第一次只求銀行更正並未求償,第二次再誤,銀行傲慢推託,強辯要賠也是經辦人員賠,很不服氣。

僑銀台南分行經理王紅丹表示,因為「921」貸款計畫前3年無息,陳女其中一筆45萬元貸款,因人工作業時未修正而變成逾期未繳,而銀行與聯徵中心是直接連線,該行完全不知陳女被掛名,否則一查知有誤,即能行文聯徵中心更正。僑銀表示,願意賠償當事人信用上損失,可是對方未具證損失依據,難被接受。

徵信機制應該檢討

消保官徐銘通說,銀行與聯徵中心的徵信機制應有檢討改善空間,否則難保銀行人工誤失掛徵、當事人渾然不知的情形不會再發生。

新聞辭典╱金融聯徵中心

為了加強銀行間徵信作業的聯繫,自民國64年起成立的「金融聯合徵信中心」,主要的功能在於建置全國性的信用資料庫,進行信用資料的蒐集、儲存、彙整、交換、更新,民眾與銀行往來的資料,都由銀行彙報、儲存在資料庫中,以提供其他銀行未來核貸的參考。如果個人的信用資料遭銀行誤報,導致個人信用狀況受損,是否可以要求聯徵中心刪除錯誤的資料?聯徵中心指出,依據「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蒐集或處理個人資料,以協助金融機構進行信用風險評估及授信管理,聯徵中心及民眾個人均無權任意刪改資料,但民眾可以敘明並提出相關佐證文件,直接向原資料報送機構反映提出申請更正,聯徵中心會根據金融機構來函內容,依程序辦理。 (記者李靚慧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