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房市明年穩定成長 都市更新為觀察指標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3日報導】

–「台灣產業前景探析」專題報導之六

(中央社記者李文忠台北十三日電)今年房屋市場預售屋與新成屋大量釋出,供給大增,買氣雖未見退縮,市場僅能以個案表現,地段和產品仍是建商推案成功與否關鍵,展望明年度房市景氣,業者大多預估將呈現「穩定成長」,都市更新進度將是推動房市多頭觀察指標。

近2年來台灣房市已經完全走出過去的陰霾,邁入成熟期,未來10年將成為國內房市發展重要關鍵,整體市場交易量,可望挑戰1996年時創下的50萬件歷史紀錄。

今年預售屋與新成屋推案量約新台幣6000億元,是近10年來第二大量,在2004年創下10年來最大推案量以來,房市推案量持續熱絡,但在買氣強度方面,隨著今年經濟成長率一再下修,以及景氣轉差預期心態波及,買氣強度已不如2003年、2004年。

2005年房市表現估計將較2004年微幅成長,主要是受到10月間高鐵延期通車,以及縣市長三合一選舉期間買氣觀望等影響,否則成長率可望有更好表現。

今年度房市為個案表現,地段和產品仍是建商推案成功與否的要素,業績表現不錯的建商包括宏普、興富發、皇翔、京城、華固、長虹、順天建、鄉林等,每股獲利績效均不亞於電子股,明年的業績獲利推估,各家建商仍抱持審慎樂觀態度。

展望2006年房地產,住展雜誌認為,從供給面觀察,明年景氣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餘屋量高的地區,建商應儘量避開推案,以免再衍生出「多殺多」的惡性削價競爭。

力霸房屋也在問卷調查中詢及「對明年房市的看法」,力霸房屋全國店東中,約有4成認為將呈「穩定成長」;一般消費大眾對此問題,也大約4成認為「穩定成長」,顯示業者和民眾對明年房地產景氣看法一致持較正面的看法。

不過,目前整體房市推案量過高,銷售去化時間恐拉長,明年下半年起至2007年,房市在新成屋釋出下,長期供過於求態勢趨於明顯,恐使得房市銷售將面臨更嚴苛的挑戰。但由於地價及原物料價格皆高,墊高成本,加上金融業競爭激烈,使得房貸利率仍低,以及行政院的3000億元優惠房貸挹注,房價崩跌機率不高。

從今年縣市長選後的房市趨勢來看,北區房屋總經理彭培業表示,地方型的選舉對於國家經濟大政方針影響將不會太大。不過,為回應民意的要求,預期未來兩岸關係可能會有所突破,尤其是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與兩岸直航等,將直接帶動觀光休閒及不動產市場,且有利兩岸資金流通,未來兩年台灣房市仍然值得樂觀期待,中長期也將受到這些利多穩健攻堅。

兩岸三通對房地產是否帶來正面的影響,業者多半持肯定態度,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表示,開放中國人來台觀光的政策確立,未來若能加速三通及貨運便捷化,台灣房價2至3年內即有上漲1倍的條件。趙藤雄指出,全台平均房價約為家庭所得的6.29倍,平均每6年可負擔購買一戶房屋,比亞洲平均11.3年、香港19年、上海24年才買的起一戶房都低,意味台灣房價最便宜。

台灣省建築公會理事長賴正鎰表示,2年內應該可以看到兩岸三通,日前國產局標售國有土地幾乎可以標到底價一倍,以及短期利率上漲空間有限情況下,加上大陸即將舉辦奧運、世博會,使鄰近國家跟著受惠,2010年以前,台灣房地產市場沒有看空的理由。

展望2006年,除了北、高二市市長改選因素外,其他台灣縣市地區並無重大利空因素,且有利多預期下,業界樂觀估計2006年成屋市場將有一成以上的成長率。

不過,也有法人持相反的保守意見,建華投顧認為明年營建業景氣轉趨保守,且將步入衰退,主要是總體經濟景氣復甦不如預期、預期FED將再度升息,使國內升息疑慮增高、建商推案持續增加、禽流感來勢洶洶干擾房市,將使得消費者信心滑落影響購屋意願。

儘管明年房市業者與專家意見不同,但台北市所推個案相對較其餘區域具競爭力,根據國泰房地產指數第三季季報,房價及30天銷售率呈穩定上揚,因土地取得不易,未來可持續釋出的推案量有限,中長期北市推案去化仍不成問題,房價可維持高檔不墜。

未來房地產能否保持高檔,都市更新也是另一個發展契機,政府推動都市更新,不但可能帶來都市更新商機,更有助刺激景氣翻揚。目前營建署公布50處優先推動更新地區,北、中、南三大都會區皆有不少面積5 至10公頃個案上榜。預計三年內全部完成,可帶動超過5000億元的都市更新商機,應是營建業利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