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聽眾談中國「超級女聲」現象

標籤: ,

【大紀元12月2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蕭敬2005年12月27日華盛頓報導)2005年,湖南衛視推出的超級女聲歌唱比賽在中國引發了一種所謂的「超級女聲」現象。許許多多中國年輕人為超級女聲所傾倒,同時也有人對超級女聲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和指責。在這次聽眾信箱節目裡,我們就來聽聽幾位聽眾朋友對超級女聲的看法。



*民主萌芽*

江蘇的施先生認為,就某種意義而言,超級女聲展示了民主的萌芽。

他說:「超級女聲代表了民主運動的某種模式,由觀眾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衝破了中國傳統的規範,這在中國是很不容易的。」

*乏善可陳*

上海的史先生認為,超級女聲乏善可陳:

「我是從報紙上看到超女的,那是甚麼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我看都不看。」

*當局出於兩難境地*

河北的張先生從經濟的角度分析了超級女聲現象產生的背景。

他說:「中國的電視和廣播從純屬政府的事業單位和喉舌,改變為現在雖然也歸中宣部的指導,但是要自負盈虧,自己掙錢養活自己。處於這種境地,當局就不得不給這些電台、電視台很大的空間,默認它們的一些行為,就不能像以前那樣嚴格地控制。所以,它(當局)處於兩難的境地。」

*年輕一代精神空虛*

山西的高先生認為,超級女聲現象是當今中國年輕一代精神空虛的表現:

「我覺得,現在年輕人對超級女聲這麼崇拜,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精神空虛,沒有甚麼追求,在意識形態方面,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失去了信心。」

*統一頭腦時代一去不復返*

河北的王先生說,超級女聲顯示,中國那種「統一思想,統一頭腦」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我覺得,超級女聲這個文化現象很好,大家都投自己的一票,不受其他的思想的約束。所謂『中國有七億人口,必須用一個思想把大家的頭腦統一起來』,這種現象已經沒有了。」

*有兩面性*

四川的趙先生認為,超級女聲既有正面意義,也有消極作用。

他說:「我覺得,超級女聲應當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超級女聲是大家選的,你喜歡誰就選誰,如果中國選政府領導人能像這樣就好了。另外一方面,我覺得不應該鼓勵超級女聲的這種選法,因為年輕人都願意一夜成名,一夜暴富。」

*浮躁心態*

浙江的吳女士說,中國社會目前瀰漫著一種浮躁的心態,超級女聲就是在這種心態下應運而生的:

「一個人要做出一番成就來,或者要成名,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可能有些人要走很長的路才能實現這個理想。超級女聲出來以後,給人一種感覺,這就是:也許我可以憑著自己的外貌或者才藝,可以一夜成名。我覺得,這種現象出來以後,會在年輕人頭腦中形成一種不正常的思維模式。所以,我不認同超級女聲這種現象,中國出現這種現象是太浮躁了一點。」

*不必苛求*

福建的肖先生說,超級女聲是很好的娛樂節目,對這類節目不必過於苛求:

「我認為,超級女聲辦得非常好。我雖然50歲了,可是也非常喜歡看這個節目。並不是說,那幾個女孩子長得漂亮就怎麼樣,要給她們一個發展的平台嘛。而且,觀賞性也非常強。」

相關新聞
张靓颖被曝耍大牌 架子大過張曼玉
榜中榜“超女”猛追周杰倫 張靚穎李宇春排前十
落選超女搶發片 邵雨涵先于張靚穎試水唱片市場
林爽棄商演集訓充電 市場pk初見端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