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和解路難走 親民黨邁步如走鋼索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十二日電)台灣立委選舉後,親民黨主動釋放和解訊息,政壇情勢為之一變,也讓親民黨飽受支持者壓力;雖然黨主席宋楚瑜再三強調「跳脫藍綠」、「走自己的路」,但政黨和解道路顯然極為險峻,橘營如走鋼索。

在選舉頻率相當高的台灣,政黨幾乎每隔一段短時間就面臨選民檢驗,中間路線更非票房保證;親民黨雖堅持政黨主體性與中間路線,如果沒有大和解氣氛作為主軸,恐怕還是難以著力。

以今年為例,包括任務型國代選舉與縣市長選舉都迫在眉睫,除了政黨、協調合作任務艱鉅外,一心往中間移動的親民黨,能否順利說服選民支持新路線,擺脫對決局勢,顯然是場難打的硬仗。

親民黨第六屆立委選舉結果不如預期,一方面受限於國親總量管制的影響,採低額提名策略;但黨內人士心知肚明,國民黨的壓力,以及長期以來受限於泛藍陣營的邊緣位置,親民黨有志難伸。

立委選後親民黨提出黨產條例草案等,在對決情勢下一向被認為偏向綠營的法案,雖然黨內傳出雜音,但大多數親民黨立委堅持要走自己的路,畢竟政黨主體性攸關未來政黨發展命脈,唯有中間路線的空間,才能讓位居藍營弱邊的親民黨有一搏機會。

選後政局混沌,親民黨選擇了國會第三大黨的平衡位置,打破藍綠對決的態勢。在政治操作上,這樣的嘗試頗為成功,一方面通過了立法院龍頭的國親配,另一方面,政壇和解風緩緩吹起,親民黨也順勢擺脫邊緣化的厄運。

但在實質的運作上,親民黨卻面臨短多長空的考驗。關鍵問題在於,藍綠對立的局面,是長久以來政黨對決造成的政治局勢,對選民產生極大的教育效果,選民跳脫不了藍綠對立,超出選民預期的政黨與政治人物,就會面臨極大的風險與壓力。

另一方面,各政黨的兩岸政策立場南轅北轍,更深埋統獨之爭因子,才讓藍綠對立有發揮空間。想要短期內迅速化解、擱置爭議,對任何政黨而言,都是很大的賭注。

親民黨雖寄望兩岸政策有所突破,藉此擺脫藍綠對決的陰影,但畢竟兩岸政策的主導權在總統手上,政局和解的發動權也在總統手上,欠缺主動發球的權力,親民黨的和解主張如履薄冰。

換言之,宋楚瑜雖提出放空名位、毀譽等主張,但是否成局,只能寄望陳總統的一念之間,更遑論綠營還有長期以來建立的政策理念與價值;親民黨的大動作固然壓制了國民黨獨大氣勢,化解綠營國會弱勢危機,但親民黨想打出新天地,談何容易。

政黨想期待發展,勢必要有展現新局的決心與犧牲準備,不能長期在論述與行動上欠缺突破點。親民黨既無意短期內併入國民黨,積極提出主張並與國民黨維持良性競爭關係,似乎是必然的選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