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國不加入 京都議定書不會發生作用

人氣 6

【大紀元2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六日電)儘管遭到美國的拒絕,聯合國支持的京都議定書今天開始實施,旨在扭轉全球氣溫上升的趨勢。一九九七年在日本京都談判的這項協定雖已獲得全球一百四十一個國家的簽署,但是還有部分支持京都議定書的國家似乎並不熱中執行它。

京都議定書要求三十五個工業化國家控制二氧化碳與燃燒石油和煤炭以及其他過程釋出的另外五種廢氣排放量。許多科學家擔心,導致全球氣溫升高的這些廢氣排放量增加,可能在二一○○年以前引發旱災和水災、造成海平面上升、並導致數千種動植物絕種。

然而,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指出,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和愛爾蘭在內的許多國家,排放的溫室效應廢氣都遠超過應當減少的目標。英國正由於倫敦為產業降低減少廢氣排放量的目標而與歐盟執行委員會進行法律之爭,義大利則擔心減少排放廢氣的高昂成本。

聯合國也表示,對抗氣候改變將是一場漫長、艱難的奮鬥。

聯合國環境計畫負責人杜佛告訴路透社:「京都議定書毫無疑問只是第一步。我們勢必要採取更多行動來對抗地球氣溫的迅速上升,那將是艱難的工作。」

但他又說:「你若計算採取行動的成本與不行動的代價,你就會看出這是從未有過的最佳投資報酬。」

只是反對京都議定書的人士持有不同的看法。

競爭企業研究所的氣候分析師艾貝爾在一項聲明中指出:「京都議定書被宣揚為對抗氣候改變的第一步,但它是朝錯誤方向邁出的一步。京都議定書規定政策的成本將遠超過任何可能得到的好處。」

京都議定書為富裕國家訂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少排放溫室效應廢氣目標,主要是在二○○八至二○一二年期間將燃燒礦物燃料的發電廠、工廠和車輛排放的二氧化碳按一九九○年的排放量減少百分之五點二。

在美國退出之後,由於俄羅斯在去年底簽署,京都議定書贏得了開始生效所需的足夠支持。

大多數科學家是由工業革命以來累積的溫室效應廢氣看到值得驚慌的理由。根據統計,一九九八年是一八六○年代開始記錄地表氣溫以來最暖和的一年,其次是二○○二與二○○三年。

然而,根據聯合國的估計,即使充分執行,京都議定書到二一○○年時也只會把預計上升的全球氣溫降低華氏零點二度。

儘管如此,京都議定書是第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解決氣候改變的計畫。它根據的是一九九二年地球高峰會擬訂在二○○○年以前將廢氣排放量穩定在一九九○年數量的一項計畫,只是此一目標並未達成。

環保人士指控許多歐洲聯盟國家給予一萬兩千個工業地點|其中包括發電廠、鋼鐵廠和石油公司|太過寬鬆的廢氣排放量配額。

綠色和平組織氣候政策主任邵葉說:「他們太輕易放過許多產業。」

配額是污染空氣超過預定目標的產業能夠向低於目標的產業購買廢氣排放配給數量的一個新市場運作的依據。二氧化碳現在可以每噸大約七點二歐元(約合九點二五美元)的價格進行交易。

但是邵葉指出,除非在未來幾年大幅削減配額數量,否則歐洲聯盟達成京都議定書所定目標的重擔將經由提高賦稅落在消費者的身上,而非迫使產業改用太陽能或風力等可再生的能源。

柯林頓政府已在一九九七年簽署京都議定書,但是美國參議院拒絕批准此一協定,理由是執行它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損害,並且堅持中國大陸與印度等快速成長的經濟體也應當受到京都議定書的約束。

布希總統在二○○一年讓美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溫室效應廢氣排放國家退出京都議定書。他說,把開發中國家排除在二○一二年目標之外代價高昂,也是錯誤的。澳大利亞隨後也退出此一協定。

美國國務院昨天指出,布希政府打算在今年花費將近五億美元研究氣候改變以及可能對抗它的科技。

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說:「雖然美國與受到京都議定書廢氣排放限制約束的國家走的是不同的路,但我們的目的地是一樣的,作法與其他的努力也是一致的。」

此外,包潤石表示,美國將為可再生能源與節約能源計畫提供七億美元的賦稅誘因,另外將提供二億美元用於對抗氣候改變的對外援助計畫。

艾貝爾是這種作法的支持者之一。他說:「印度、中國和其他主要的開發中國家都同意布希政府的看法:即使全球氣溫上升變成一個問題,唯一可行的解決辦法將是全球能源部門的長期科技轉變。現在我們需要努力讓歐洲聯盟與日本都有此一共識。」

無論如何,大多數人都認為,在二○一二年之後對抗氣候改變的努力,將決定於華府的政策。

英國丁道爾中心研究員凱倫說:「除非美國在二○一二年以後被納入,否則京都議定書不會產生作用。如果美國都可豁免,像中國和印度等國家會覺得沒有什麼加入的誘因。」

相關新聞
鄭義:京都議定書和中國的火電廠建設計劃
吳榮義:估今年民間投資成長率將降至9.67%
京都議定書命運多舛 環保經濟難兼顧
中國不需遵守京都議定書 美認不公而退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