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籲勿讓幼兒濫服止瀉藥

標籤:

【大紀元2月17日訊】冬季是腸胃炎爆發高峰期,市民多數會到市面藥房購買止瀉藥服食。本港有醫院表示,每年都有幼兒因服用止瀉藥引致腸癱瘓或腎衰竭的個案。醫學界呼籲市民不要隨便給小孩服用止瀉藥,因爲這可能會減慢腸部活動,嚴重者會導致腸部閉塞。

陳先生3個月前由於11個月大的女兒腹瀉,除了服用私家醫生處方的止瀉藥,亦在市面上購買腹瀉藥給女兒服食,不但腹瀉沒有改善,女兒更因爲流失過量鉀質出現併發症。據陳先生表示,女兒嚴重時連頭都抬不起來,有肚子凸出來、坐不穩等症狀。

有兒科醫生表示,幼兒的腸部發育未完成,根本不適宜服用市面上的止瀉藥,因爲幼兒腹瀉其實最需要補充水分及電解質,而不是止瀉。但一般在巿面買到的藥物,很多含有減慢腸部活動,或者凝結大便的成份。

醫生還表示,如果家長發現小朋友腹瀉,可以購買電解質開水給小朋友服用,或及時看醫生,不要胡亂購買止瀉藥給他們服用。

據廣華醫院表示,每年都收到幼兒因為服用了止瀉藥而入院的個案,並表示在02年曾治理過一名1歲多的男嬰,他服用了止瀉藥後腸癱瘓,引致肝及腎衰竭。

假期過後腸胃須調理

農曆新年長假已屆尾聲,不少市民由於幾天連續吃大魚大肉、煎、炸等油膩的食物,可能會引起腸胃過於「忙碌」而吃不消。有醫學專家提醒說,市民的腸胃可能需要「清洗」,及多吃點清淡餐食,讓腸胃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

專家並建議,節後幾天的主食應以穀類粗糧為主,並要注意增加深色或綠色蔬菜的比例。同時,多喝粥和湯,比如新鮮的綠葉蔬菜、粥、清淡菜湯等,都具有良好的「清熱」作用,讓「不堪重負」的胃腸得到休息調整。

另外,亦可以盡量強迫自己多飲白滾水,這樣可以加快胃腸道的新陳代謝,減輕大量肉類食物和酒對肝臟的危害。喝茶也可以清除胃腸道的油膩,不過不要過量,否則會引起胃酸過多。

煎炸食物容易引起脾胃熱滯,導致便秘或肚脹。有營養師表示,要調整節日裏失衡的消化功能,水果相當有效。橙汁和木瓜就能很好地調整消化機能,它們都有去熱滯的作用,不妨多喝幾杯橙汁,或吃木瓜。有中醫師提議,不妨買點銀花、菊花、木棉花,加點蜜棗煲水喝,不但香甜可口,還能平衡消化功能。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感染綠膿桿菌 嬰兒腸穿孔
港6間院舍及學校爆發腸胃炎
台灣苗栗蘇澳醫院腸胃炎病患待驗類諾瓦克病毒
巴黎室內女網賽:茉莉絲摩晉級小威廉絲退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