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輸出台灣經驗 幫世界圓夢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鄭學庸╱台北報導〕國際扶輪社創設即將屆滿百週年,國際扶輪社第3520地區世界和平獎學金委員會在總社一百歲生日前,舉辦首屆世界和平論文徵文比賽,在三十多位參賽中,周鍾旭以「幫世界圓夢,為台灣造福」一文獲得專業評審青睞、榮獲首獎,這篇論文也呼應了「台灣走出去,世界請進來」的全民期盼與願想。

「命題正確,內容具體可行,全文倡議國人從台灣做起,讓台灣走出去,尤其是呼籲政府統整民間非政府組織無窮活力與創意、自助助人,讓這篇論文充滿熱情與積極的態度,有別於其他唱衰台灣的灰色立論……。」

3520地區世界和平獎學金委員會主委賴東明說,就是這個原因,讓寫下這篇一萬五千字論文的周鍾旭擊敗群雄、拿下首獎,這篇「幫世界圓夢、為台灣造福」提出許多具體的改革芻議,也讓「台灣走出去,世界請進來」的和平願景似乎成為可行方案。

周鍾旭指出,台灣朝野長期以來對於國際社會從事的救助事務,彌補了台灣在外交困境上的不足,而這也將成為台灣積德造福、遠離戰禍威脅的利器;他建議,外交部可成立「國際援助事務統合單位」統整援外事宜,內政部則應成立台灣志工訓練學校;經濟部可適度配合提供台灣赴外投資資訊及建立二手資源回收管理系統、援助貧窮國家,而政府更應該成立可受大眾監督的「國際援助長期募款專戶」、統整管理各民間團體的援助計畫。

周鍾旭認為,唯有「以台灣之長投國際之所需」,才能讓台灣在國際社會中屹立不搖;民間團體要扮演起台灣與國際接軌的先鋒角色,而政府則要肩負起統合力量調度支援的任務,才成發揮加乘效果。

記者鄭學庸╱專訪

這次「扶輪社世界和平徵文」比賽最後拿下首獎的是亞東工專畢業的周鍾旭;從小訓練自己獨立思考、深入觀察國際社會情勢的他始終相信,「學歷,並不等於學力!」、「我的最高學歷其實是政戰學校畢業,因為我拿過政戰學校的畢業證書。」

五十三年次的周鍾旭,是第一屆政戰科自願轉服預官成員,為了五年半兵期,曾在政戰學校受訓四個月;「才受訓四個月,就可發畢業證書,而不是結業證書,這就是政戰體系會有的手筆。」頂著政戰官科「蝴蝶」領章批判「蝴蝶」,這就是周鍾旭。

周鍾旭小時候就喜歡寫作文,直到因為作文寫得太好、被國文老師懷疑「抄襲」,他從此不參加作文比賽,轉而參加各種演講比賽。他說,擬講稿同樣也是訓練寫作功力,只是一定要記得一件事 – 就算講題是「我的家庭」,最後也一定要以「反攻大陸國土」作為總結才會得名。

周鍾旭的下一個心願是要設立屬於自己的網站、大鳴大放,而他也會持續隱身在國內各大論壇中,迎戰不斷「唱衰台灣」、來自中國的筆戰部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