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網路 助長美大學賭風

標籤:

【大紀元3月15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吳直耕╱特譯)拜體育頻道ESPN轉播「世界撲克牌大賽」及線上賭博網站如雨後春筍設立之賜,美國大學校園內吹起一股賭博風。雖然校方並不樂見這種風氣繼續擴散,但也有學生能夠掌握贏牌的訣竅持續獲利。

現年二十二歲的麥可‧桑伯格就讀普林斯頓大學四年級,主修政治。他幾年前開始接觸撲克牌,一開始只是玩票性質,但去年秋天起,玩牌讓他賺進六位數收入,並促使他萌生放棄繼續往法學院深造的念頭。即將畢業的他,不是待在校園,就是在大西洋城的賭場內豪賭。

桑伯格說,自去年秋天起,他已賺進十二萬美元,其中三萬美元是在大西洋城賺到的,其餘九萬美元則是來自一家線上賭場。經過紐約時報記者查證,桑伯格的說法與他的財務資料大致吻合。不過,紐約時報也強調,桑伯格的例子算是大學賭博革命的極端例子。

報導指出,美國大學校園賭博風氣盛行顯而易見。哥倫比亞大學的某一姊妹會去年12月舉辦了該校第一屆撲克牌大賽,參賽門檻十美元。北卡羅萊納大學去年10月亦舉辦該校第一屆撲克牌大賽,有一百七十五人參加。兩次大賽的參賽者都爆滿,還有人排隊候補。

在賓州大學每天晚上都有私人牌局邀請函透過網路論壇發送。該校撲克社社長克萊恩說,每當他們舉辦撲克大賽,半小時之內就有五百人透過電子郵件報名;去年的免參賽費撲克牌大賽吸引的參賽者竟比會場所能容納的人還多出一倍。

美國各大專院校對校園賭博行為持不同政策。例如,普林斯頓大學並未對校園賭博做出明確規定。但賓州大學今年計劃主辦的撲克大賽及去年11月的慈善撲克大賽,都遭校方以比賽獎金有鼓勵賭博的嫌疑為由取消。

報導表示,體育頻道頻頻轉播「世界撲克牌大賽」是美國大學校園賭博風的主要催化劑。撲克牌大賽讓一些原本沒沒無名的平凡人一夕成名,成為牌桌上的英雄。例如,贏得2003年大賽冠軍並抱走兩百五十萬美元獎金的Chris Moneymaker,四年前才開始玩牌,一開始也是拿著四十美元在網路賭場闖蕩,但後來卻打敗群雄成為名副其實的賭神。

此外,網際網路的發達讓牌友隨時可以進入線上賭場找牌搭子開賭,接觸撲克牌局變得再容易不過。住在學校宿舍的桑伯格表示,他一天可以耗在電腦面前玩牌十小時。

喜歡玩Texas Hold’em的他同時玩三個牌局,每個牌局賭金都是數百美元。他打牌時,一心多用:除了放搖滾樂放鬆心情,他還與朋友即時傳訊,然後還能估算手上這副牌的勝率。由於撲克比賽頻率激增,獎金也不斷提高,桑伯格打算成為職業賭客。雖然5月即將畢業,但他卻未申請任何研究所或找工作。

桑伯格說,他成功的原因是因為能夠掌握勝率,只在勝率極大的時候才押大注,而且不會賭上超過自己能輸掉的金額。他說,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卻是許多玩家的致命傷。不過,桑伯格也坦承,玩牌確實影響到自己的功課。他上學期即因玩牌,某一科期中考不及格;成績總平均則是班上倒數第五。(取材自紐約時報 )

相關新聞
一代賢君唐太宗(十一)以德治國
花蓮秀林鄉銅門村民宅瓦斯氣爆 一死一傷
哈馬斯宣布參加巴議會選舉
免除後顧之憂? 家長為智障兒去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