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質疑:即興式文化政策浪費資源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康俐雯台北報導)謝內閣走馬上任至今才一個月,已有近半數國家文化政策銷聲匿跡,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夏學理昨天發表學術論述指出,在文建會主委陳其南留任的情況下,涵括「推動與世界人類遺產保存體系接軌」在內的近半數重大中央文化施政,於執行九個月後悄悄終止,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五點八。

夏學理憂心如此大幅度的政策更迭,不但會造成政府有限資源的浪費,更可能會因資源排擠而造成政策執行普遍不易成熟的後果。他沉痛呼籲政府,應珍視稀有文化資源,勿再草率推出即興式文化政策。

這分研究是就前行政院長游錫堃2004年6月1日任內於立法院進行最後一次書面施政報告內容,與九月十七日最後一次口頭施政報告所做的口頭重大文化政策宣示等兩相彙整,對照謝長廷院長二月二十五日上任後所做的第一次施政方針報告,發現在文建會主委同為陳其南的情況下,二十四個分項政策中有高達十一項政策遭終止,兩任行政院長在文化施政內容上,竟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差異。

具體來說,涵括推動與世界人類遺產保存體系接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建立完整網狀文化建設、振興地方文化產業,落實就業在地化、扶植優秀表演藝術團隊、推動傳統藝術重建與再生、尊重文化差異,營造多元教育環境、協助人民認識文化傳統、積極參與國際文化組織,拓展文化外交,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提升台灣文化藝術地位等在內的政策主軸或政策方向,在陳其南留任文建會主委後,不是轉為分項政策的內容之一,就是徹底流出政策的核心,悄悄終止。

儘管謝內閣提出「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凝聚文化認同」、「促進文化多元發展」與「族群和諧、包容與尊重」等八項新政策,但目前也多停留於「口號」。學者們質疑,游前院長是否曾在某些政策方案付諸實施後,監測過政策執行成效?使得謝院長可以在上任後的第二十五天,迅速地做出刪除十一項重大文化政策的決定。

面對學者的質疑,陳其南感謝學者關心文化事務外,也指出,文建會在年度轉換時是有進行政策整合、與修正、調整,但除文創產業中的「衣party」部分計畫停止轉由民間團體辦理,或就地方文化館、文化資產等政策調整外,並未悄悄終止。建議學者可就實質內容與調整過後的結果進行了解,是否有愈做愈好,而非僅就計畫名稱進行比較,因為「計畫名稱不等同於內容」。

夏學理說,文化是長期支票,應該自政策的生成開始起就應作細部考量與理性決策模式。且令人不解的是,在同黨執政且文建會主委留任的情況下,如此大幅度的政策改變,怎能不讓人擔憂到底是何人在決定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文化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