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討論反分裂法對美中台影響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2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葉兵華盛頓報導)美國智囊機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就中國新近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舉行研討會, 討論這部中國法律對台海關係和美國利益的影響。

*外界強烈反響軟化強烈語氣*

在星期一舉行的這次專題研討會上,會議主持人和兩位主講人最近都曾在中國大陸和台灣進行過較長時間的訪問研究。一位主講人來自台灣,曾經擔任過台灣行政院秘書長。他們主要討論了這部中國國內法律的起因、目的和對台海和平與穩定可能產生的影響。反分裂法有關非和平手段條文的某些措辭也成了研討會的一個重要議題。

有發言者指出,美國等國家對中國反分裂法的關切,以及台灣社會對該法表達的不滿情緒似乎對這部法律選用的某些文字發生了一定作用,使得該法原來擬議中的強烈語氣有所軟化。

*隆伯格:美國反應不夠尖銳*

亨利·斯蒂姆森中心亞太研究項目主任隆伯格集中談論了美國政府這部中國法律的立場。

隆伯格說:“事實上,美國的反應不夠尖銳。假如這個法律的措辭比現在的文字更咄咄逼人一些,美國的反應就可能會強烈一些。”

隆伯格指出,北京的反分裂法強化了美國政府在反對歐盟解除對中武器禁運的立場,另一方面,華盛頓也擔心台灣方面可能出現過激反應會在台海兩岸引發新一波的對峙,進一步加劇台海緊張局勢。

*劉世芳:美國最關心兩岸穩定*

來自台灣的訪問學者、前台灣行政院秘書長劉世芳在發言中強調了反分裂法在台灣以及對兩岸互動關係引起的負面影響。她表示對布什政府呼籲兩岸各自克制的立場表示理解。

劉世芳說:“如果用強烈譴責的方式讓兩岸緊張可以化解的話,當然他們(美國行政當局)會選擇這樣的方式。可是事實上這是不可能達到的。所以,我想,站在美國的立場,除了他們一再重複所謂‘三個公報’還有‘台灣關係法’之外,可能對於現階段屬於台灣海峽兩岸和平跟穩定,是他們最大的考量。如何可以達到這樣的考量,不管在外交上還是軍事上或是其他的政治上,我想,美國政府或多或少都會在這方面跟中國有一定程度的交涉。然後也會想辦法克制兩岸不要作有不合理的舉動。”

主講人在發言後回答了十多個聽眾的問題,其中包括兩位顯然支持反分裂法的中國大陸學者提出的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西方媒體關注反分裂法
僑委會:僑界自發性抗議中國通過反分裂法
民進黨:美國清楚傳達反對反分裂法訊息
國防部:不買愛國者  無防衛飛彈能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