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風:體制內生存的中國教師的悲哀

逸風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25日訊】這幾天心裏很不平靜,感到自己很是悲哀,這種悲哀是一種我命名為 “體制性悲哀”,或許這種悲哀也籠罩在很多和我有一樣思想的人們的心頭。在思考許多事情也得不到任何的結果,也許永遠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我現在這一段時間在看關於社區教育方面的東西,本想找到一個很好的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健康地發展以及使孩子的心靈和精神成長的最好的切入點的東西,但是我還是有很多的失望,原因很明顯:

其一:社會發展的經濟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很好地貫徹外來的美好的東西,即使是很優秀的東西,所受到的限制很多的,比如徐本禹的支教所受到的經濟基礎的限制類似的例子很多很多。經濟落後一直在制約著貧苦地區的教育事業的發展,使得很多的孩子連義務教育也難以完成。國家對於教育事業投資的漠視,使得我們中華民族賴以仰仗的下一代在這樣的貧苦中接受著嚴重的煎熬,在大量的孩子不能正常接受教育的情況下,我們的將來會是什麼樣子的呢?可想而知。

其二,就是能夠接受正常教育的孩子卻在一直在進行著愚民式的教育,對這些孩子在接受這樣的教育後,會是怎樣的心態和精神呢?也是令人擔憂的事情。

其三,我在研究教育的時候,有很好的理念和清新的風氣進入我的頭腦,但是對照現實,我感到這些理念在國內的發展空間是何等地狹小,近乎沒有任何存身之地。正如同很多政治的經濟的正確的東西來到中國所受到的抵制一樣,生存空間何等地狹小或者就沒有任何生存空間。這是我們的體制病問題。就社區思想在國內的發展來說,社區好的理念難以進入,即使進入了,也成了不倫不類的東西,成了體制中變味的東西,而不是原來的設想的美好的東西。這種感受很深刻。所以,我認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和犧牲,以致於我們以後的來人的努力和犧牲,所起到的作用是什麼?就如同魯迅所說的“煤的形成” 一般,往往所得到的進步很微弱。

這種進步的微弱或者這種進步甚至被某種形式的主義所否定和倒退與壓制,所得到的結果又能有什麼大的價值呢?難道我們要一直重複 “夏瑜”式的悲哀嗎?一直被批判嗎?我們的夏瑜們一直在閉門思想並且為自己的思想而努力以至奉獻自己的生命。在這個時候,我感受到的是空前的悲涼。

體制性悲哀的教師的命運不過如此,要帶著腳鐐跳舞而且還要想跳得更優美更神聖,作為有社會道義和良知的教師的這種內心中的苦痛和為了孩子在這種體制下不被更多的體制性因素而戕害的神聖的犧牲是相容又不相容的存在。

很多地感歎“夫復何為”能給我們帶來的只能是更多的苦痛,這種苦痛就在自己的內心深處,而且更多地保留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難以與人說。

整個教育網路又有幾個教師在流覽呢?就是有幾個教師在流覽,又有幾位不是抱著名利心態而來的呢?關心教育的基層教師又有幾位呢?我沒有做過統計,我以為並不在多數。就我們老師的處境來說,應有以下幾點是為難解之結:

第一:教師之所以這樣的原因是整個教育系統造成的,不是老師的錯,也不是家長的錯,這個系統有故意引導教師成為婊子的嫌疑。

第二,教育沒有一個科學的體系,必然造成大面積地掠奪或者浪費教師的智力資源,而教師只能像奴隸一樣地忍受。真正意義的教師還沒有出現,原因就是這個體系沒有產生真正教育的環境,所以“老師” 這個詞現在又成了惡俗的代名詞。

三,完成的健康的教育體系應該是社會、家長和學校的有機結合,而目前是學校在孤軍奮戰,教師的思想意識因為僅僅成為整個教育體系劃定的軌道上的機器而不是創造地育人的靈魂工程師而在觀念上思想上和教育理論上等一直落後下去。這是教師的錯還是別的錯?答案應該很明顯。

在我們這個社會還沒有建立起來一個完全的健康的教育體系之前,教師就會永遠站在孫子的角色位置,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四,中國的教師在這樣的體制下,所做出的能實現個體人生價值的選擇很狹窄,要麼甘願做穩當自己的奴隸,要麼順應時勢的規定好的路子先喪失個體的良心和社會關懷而步入追求為“仕”之途,丟棄專業上的深遠構建和追求,把自我浪費在世俗的媚上欺下的人生道路上,就是有一天患得患失地做上一個官,其實這樣的人生追求喪失的人生的本意更遠,更為很多具有良心的人所不齒。

悲哀呀!作為一名中國教師!

──轉載自《議報》第190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逸風:關於「教師匠」的另類思考
逸風:說說"哈倫式"體察民情的方式
逸風:一位普通教師的六月二十三日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