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泰雅族火繩槍 譜寫思想起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3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廖雪茹╱竹東報導
台灣新竹縣泰雅族文史工作者廖賢德蒐集了一把罕見的短型火繩槍,是他用台北車站的老鐘交換得來;他說,這把槍的歷史悠久,目前可能只有七、八十歲以上的耆老才見過。

廖賢德表示,為防衛和狩獵目的,原住民利用樹木枝幹、藤蔓等就地取材的自然材料,製作弓箭、矛和叉等,用來打獵、捕魚、攻擊敵人和保護自身安全;不過,這些工具和武器大多沒有保存下來,十分可惜。

廖賢德說,他在多年前意外蒐集到一只台北車站的大鐘,在骨董商的眼中可說是價值連城;不過,為了蒐集及保存原住民文物,他卻用老鐘換得一把火繩槍。

根據中研院民族所編譯日治時代的﹁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記載,這把用鐵和木頭手工打造的火繩槍,早年是原住民交換或搶奪得到的武器;但為了減輕重量、方便攜帶,原住民會將槍身截斷變成短槍,射擊時只彎腰但不瞄準。

廖賢德說,早年引進到山地鄉的槍枝,分有前膛、後膛、火繩等型式,這把連發型的火繩槍屬於後山原住民持有的第一代槍枝;對此,他也曾經詢問過尖石後山的泰雅族耆老,但只有七、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曾看過,可見這把槍歷史相當悠久,目前在台灣應該非常罕見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迢迢回家路
雙排球另類球賽 南投開打
布拉格跨年遊 看古老建築、逛聖誕集市
見證百年風華 東京原宿木造車站走入歷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