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張昭雄:兩岸一中內涵不變 標籤可以談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十七日電〉親民黨副主席張昭雄 今天表示,「宋胡會」的「兩岸一中」,是兩黨創造出 來的一個新名詞,在「九二共識」這個名詞陷入僵局的 時刻,親民黨與中共透過黨對黨溝通,提出具內涵的新 標籤,對岸也能接受,凸顯「內涵不變,標籤可以談」;只是陳總統如能找出新標籤,親民黨也沒有意見。

他說,親民黨雖然創造了「兩岸一中」的新名詞, 但「功勞還是可以給陳總統」。這次親民黨與對岸接觸 溝通,帶回的訊息就是「標籤是可以動的,內涵是不能 動的」。如果政府想出更好的主張或標籤,親民黨不會 有意見;親民黨只是把可以談的訊息帶回來。

張昭雄說,「兩岸一中」還是相當具有代表意義,畢竟「兩岸」代表了平等,過去在兩岸協商中前所未見,也凸顯了胡四點關於兩岸分治的現實。

他分析,國民黨主席連戰先前和平之旅,與對岸無法就相關問題達成結論,就是因為過去「一中各表變成了兩國論」,中共當然擔心。親民黨搭橋之後,只要內涵不變,新標籤就可以談,這樣「大家都有台階可以下」。

張昭雄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過去包括「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都是事後論述;兩岸公文書信往來,的確看不到相關字眼。至於過去對岸的立場,也只談到一中原則,接下來就直接跳到事務性協商,不涉及一中內涵。

他認為,陳總統也可能考量到「九二共識」屬於李連過去的推動成果;承認九二共識,等於限縮了自己的貢獻與成果,還要被李連批判,所以才表達反對。

張昭雄指出,親民黨此行只是黨對黨的接觸,而非 政府授權,所以只帶回承認分治現實與基於對等原則談判的善意訊息。至於陳總統,先前也提過九二精神之類的名詞。

他強調,陳總統要是想不通,「和誰講什麼、見面 都沒用」。他還說,陳總統如果五二零就職週年不講話「或許是件好事」;因為現在一講話,或許還是「把原來的那一套制憲正名的理論搬出來」,現在不講,可能正在思考處理相關問題。

張昭雄也說,親民黨對陳總統相關作為,以及扁宋 會的衝擊,早在意料之中;陳總統的態度、做法「不是 一天兩天的事」,但「陳總統說過的話,反對制憲正名這些話,變得掉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