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油管落成 年底前輸油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5月25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魏國金╱法新社巴黎24日電〕專家指出,造價四十億美元的巴庫 – 提弗利司 – 塞伊漢油管(BTC )雖使高加索地區與土耳其轉型成為貫通裡海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能源橋樑,但對油價的衝擊可能頗為有限。這條由美國主導的油管訂於25日落成。

長達一千七百七十公里的BTC一旦於今年年底前啟用,每天將可輸送一百萬桶裡海原油到土耳其的地中海海岸。

該油管的興建經費主要來自希冀減少對中東燃油依賴的美國。肇始於一九九四年的BTC是亞塞拜然所謂「世紀交易」計畫的一部份;該計畫是指,為發展裡海油源,而於九○年代初期簽訂的一項範圍廣泛的油源開採合約。

英國石油巨擘英國石油公司(BP )握有該油管三十%的股份,其他重要的股東包括亞塞拜然的國營石油公司SOCAR、美國的康菲石油、意大利的Eni,日本的伊藤忠商事、Inpex、法國的道達爾(Total )與挪威的國營石油公司等。

裡海地區雖然生產高品質的輕原油,但與世界主要的消費國,比如,北美、歐洲國家與中國、日本等相距遙遠。這條起於亞塞拜然、中經喬治亞共和國、最後抵土耳其東部的新油管將不僅有助於該區原油的出口,也能提振該區的經濟投資。道達爾亞塞拜然分部總經理納洛特強調,撇開當前的高油價不談,BTC油管的營運仍有其必要,他說:「如果你只有一條輸出管道,你必得屈從於沒有商榷餘地的關稅。」

裡海地區的產油國,諸如哈薩克、亞塞拜然、土庫曼與烏茲別克等目前不是選擇使用俄國油管系統,就是利用油輪運油。然而,分析家認為,前者效率低,且趨於獨占,而後者則無法因應攀升的需油量,而且還得面臨掌控從黑海出地中海要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交通瓶頸問題。今年全球需油量估計每日達八百四十三萬桶。

另闢蹊徑的BTC雖然規避了上述問題,卻也引發了分擔公平性的爭議,特別是油管行經地區所承擔龐大的成本與生態危機。國際能源署專家馮安特則認為,當前石油市場的情況、該區的經濟展望與博斯普魯斯海峽與其他海峽的環境限制,已足以支持該油管的合理性。

Ixis實業投資銀行分析師卡比指出,該油管只是較妥善的輸送既有的原油,其功能在於舒緩油輪的運油壓力。他也強調,裡海的產油量難與中東匹敵,BTC預定每天輸送百萬桶原油,這約是該地原油輸出量的半數,然而,光是沙特阿拉伯,其一天的產油量就高達九百五十萬桶,此外,他警告:「高加索也是動盪地區。」

相關新聞
世界五大長壽之鄉探秘
布什結束紀念二戰行程 飛往俄國鄰邦喬治亞
布什訪問前蘇聯共和國喬治亞
布什訪喬治亞與民眾跳民族舞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