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欠薪竟成企業”經營策略”

標籤:

【大紀元5月25日訊】建築業農民工工資「前清後欠」,成為中國大陸突出的社會問題。一位山東籍包工頭近日坦言,許多施工企業事實上將拖欠部分民工工資當成了一種「經營策略」。

據人民網5月24日報道,這位包工頭透露,目前市場上的施工單位有相當部分是掛靠大型建 築集團的中小型企業,便於承攬工程。這些中小施工企業自有資金少,普遍流行「十一投入比」的行業潛規則,即自有資金只有100萬元,即敢大包大攬地承接上千萬元的工程。在做工程施工預算時,大都將拖欠部分民工工資列入「經營」,以降低成本。

欠薪策略:

第一步,每月只給基本生活費,一般200元以下,有的企業甚至不發生活費,只供應飯菜;第二步,工程進度超過80%後,如果民工要求支付工資,企業即兌付一小部分,並給予一些承諾和安撫,糊弄著工程完工;第三步,工程完工後,民工索要剩餘的大部分工資,多數企業的對策是要就給點,要得緊即多給,要得松即少給。總的原則即「能拖一天是一天」,方法就像「捉迷藏」,常用的借口是「業主的錢還沒來」。「多數民工很好打發,只要不斷地給點工資,並把責任推到業主身上,他們就能理解,甚至感激,並滿懷希望地等待。」

根子問題:

這位包工頭坦言,一些包工企業將拖欠民工工資當作「經營策略」,根子還在於建設單位常常把拖欠工程款作為「投資策略」。目前一個項目的工程款實際兌付率只有50%至70%,這使得施工環節利潤率一般只有2%,逼迫一些施工企業或包工頭尋找借口壓低、拖欠或逃避支付民工工資,這是建築行業勞資矛盾最突出的源頭因素。由於拖欠工程款的要麼是政府或部門項目,要麼是各地稅收大戶的項目,這就像「自己揭自己的瘡疤」,很容易走形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三大房企業績下滑 前5個月銷售降超三成
3年虧損43億元 中華老字號太安堂退市
三退聲明精選(2024/06/06)
李榮浩暴雨中拉大提琴 緊閉眼睛開唱笑翻網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