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具有中國特色的股市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24日訊】在中國的社會變革中,有這一個詞是最有生命力的:中國特色,用之四海皆准。中國特色亦可解釋中國股市的一切怪異現象。

特色一 股價下跌是好事

據新世紀周刊介紹,中國股市跌破千點的時候,有很多重要人物開始說話了,仿佛告訴這么便宜的股票還不買,吃虧的可是投資者自己。

聽了這種話容易使人産生錯覺,仿佛世界各地上市公司的所謂價值不是靠生産經營、誠信回報創造出來的,而是靠股指下跌砸出來的。

實際上由最新的公開可查的調查資料顯示,在中國的散戶中,竟有99%以上的投資者是虧損的,其中虧損達50%以上的還是主流。

特色二 大股東不知股票價格

中國股市中有國資背景的大中型企業特別多,持有大約50-60%以上的非流通股,而在市場上交易的股票大概占到40%多。

按理說持有絕大多數股權的大股東對股票的價格是應該非常關心的。但是,在中國,大股東從來不關心股票的價格。

在中國對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的老總的訪談中,每當問到他們股票的價格時,他們竟然回答說不知道。

大股東說小股東是小豬,自己是大豬 。 但是大豬肥得流油,小豬瘦骨嶙峋。

特色三 贊成否決都受損

對於公衆投資者來說,多年的爭取只獲得一項權利:1/3否決權。

現實中,對投資者來說,你投贊成票,真正的獲利者是對方,你不投贊成票,似乎眼前的損失者是自己。

大股東有一句話非常著名:“你不投贊成票,損失的是你自己。”

這就像一場戲劇演出,投資者已經買票入場,可是表演實在太糟糕,大部分人開始喝倒彩,如果你退場,損失的可是你自己!

特色四 賣方主導買方市場

從談供求關係談,現在的股票市場應該算是買方市場,定價權應該掌握在買方,但賣方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

最近推出的股權分置改革試點,證監會沒有給股權改革制定任何標準、原則、方案,而是將方案的決定權交給了上市公司自己。你想怎么流通,你自己看著辦,只要你有辦法在股東大會上通過表決。

特色五 換湯不換藥

中國的很多上市公司都是一些困難的、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政府不願意或者無力再拿出錢來幫助這些企業,於是,就把這些公司上市,圈到錢後來維持企業的生存。

所以很多上市公司就有了一年績優、二年績平、三年虧損的說法。

對於股市的持續走弱,管理層今年5月,不得已推出了最具重量級的利好——股權分置改革試點,試圖從“根本”上改變市場的結構缺陷。

減持國有股和解決股權分置,在中國是同一個意思。但是,前者被千夫所指,駡名連連,後者被稱爲中國股市的希望。

特色六 自我救贖的阿Q精神

在千點的時候,管理層又出臺了新政策《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衆股份管理辦法》。

事實上,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有兩個前提:公司現金充沛和股價被嚴重低估。在這種情況下回購股份也並不完全是提升每股價值、阻止股價下跌,更重要的還是防止公司被收購。

而在中國目前絕大多數上市公司沒有在二級市場被收購的可能,那么管理層的態度就是有充分現金的上市公司也應該爲股指做點兒貢獻,拿出一部分錢來促進股價上漲。

推出回購政策不僅挽救不了股市,甚至還會造成衝擊。很簡單的道理,如果我是大股東,那么我會希望股價在更低的時候去回購。市場沒有企穩之前,我不去想辦法砸盤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特色七:10“送”10,是利好

有一種利潤分配方式是配股 。

中國上市公司每三年都可以獲得一次配股權,只要你三年內淨資産收益率達到一個不算高的水平,你就可以讓你的小股東買單,在現行股價的下方買你的10配10,具體價格由上市公司說了算。

配股實質就是股本擴張,股價掉下拉,按照常規的說法那不叫分配,叫拆細。

特色之八:董事長人間蒸發

倆公司老闆商量好了,他們集資聘請一個券商幫著他們搞“資本運作”,名義是一個向另一個公司注資搞專案。運作的結果是,一兩年內集資款項增長了幾倍,十幾倍,專案卻不了了之,股票套牢了無數散戶,原來注資的老闆卻撤資溜掉了。

一家券商能捅出上百億資金的黑幕 。

再大的事,最大的懲罰就是“譴責”,天大的事一譴責就沒事了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股今早低開
港股上午跌62點
中國政府頻出招 打造牛市
《國際股市》歐股早盤走揚 日股微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