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國變冷怎麼辦?北京急召學者進京

標籤:

【大紀元6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許惠安綜合報導﹞北京當局在25日急召多位中國知名經濟學家進京,與決策層領導商討中國宏觀經濟的敏感問題。據悉,此舉與日前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經濟分析師羅奇所撰寫的一篇文章有關。羅奇在這篇名為「假如中國變冷」的文章中發問,「假如不可能的事情終於發生,中國經濟真的慢下來,那會如何?」

未來十二個月 中國將漸「冷」?

據中央社報導,羅奇指出,未來十二個月,中國經濟可能會持續放緩,加上國際油價高漲,亞洲經濟將面臨更多的風險。

據羅奇的分析,亞洲經濟正面臨雙重打擊,中國經濟放緩加上油價高漲對亞洲造成不利影響,世界經濟增長也會受到衝擊,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重大影響,引起企業盈利倒退、通膨上升及利率波動的風險。

另外,亞洲各國出口情況也能反映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亞洲 (中國以外)加權平均出口增長已從2004年初的百分之18,下跌至今年首季的百分之7。台灣、南韓及日本春季的出口也進一步滑落。

他說,亞洲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也是世界石油消耗最欠效率的用戶。由於亞洲政府傾向於補貼零售油價,所以油價急升將會對政府帶來嚴重的財政問題。而此一推測油價上升,在6月27日稍有印證,據悉,紐約原油今天逼近61美元,再度突破歷史高點,據此,澳紐銀行的期貨分析師漢尼斯說:「這次肯定有很大的推升動能,本週油價可能達到至少63到65美元。」

房地產泡沫和人民幣升值問題

不過,羅奇也指出,最為棘手的是保護主義問題,特別是中美貿易糾紛,最終可能導致亞洲面對更持久的餘震。

羅奇說,過度地依賴出口和固定資產投資是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一個缺陷。如果中國在兩個問題上處理不當,可能導致經濟出現衰退,就是房地產泡沫和人民幣升值的問題。

羅奇認為,中國政府對房地產業的降溫措施可能使固定資產投資在下半年出現實質性的放慢;而人民幣一旦升值之後,中國商品的出口將缺乏競爭力,兩大因素的影響必將導致中國經濟的火車頭減速行駛,世界經濟也會受到打擊。

事實上,中國經濟放慢早已有跡可尋,如波羅的海運費指數由2004年12月的高位急跌百分之50。此外,商貿期刊的工業現貨綜合指數也從2005年3月底的高點下跌約百分之7,反映出非原油商品價格已回軟。

羅奇多慮了?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羅奇的觀點經過媒體的傳播在中國經濟學界引起一場爭論。有經濟學家表示贊同,也有經濟學家認為羅奇並不了解中國國情。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就與羅奇持有相似的觀點,他認為第三季度中國出口很可能會減少,如果中國國內市場內需同時減少,社會的總需求將被拉低,經濟可能由此下行。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教授則認為,羅奇忽略了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中國的城市化進程。

華生認為,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可能持續20到30年時間,中國經濟改革的方向主要是調整結構,注意拉動內需和消費,或許可以避免羅奇所擔心的事情發生。

上海復旦大學的謝百三教授則認為,如果說中國的經濟要減速,那也是高速行進中的換擋,羅奇多慮了。

不過,台灣政治大學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張金鶚教授在一場座談會上表示,羅奇所說的全球性房地產泡沬,主要應是指近年房價已大幅上揚的國家及地區,例如中國大陸、香港、美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等,其中並不包含台灣。

張金鶚表示,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的房地產這幾年漲勢可觀,相對而言具有極高風險,再加上宏觀調控,上海等地的房價已開始下跌等因素,建議大家投資時避開中國及香港房地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下週董事會改選董監
美國房市需求不減  房價看回不回
陳添枝:任職中經院最大成就財務平衡
金屬期貨價格下跌導致澳元疲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