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農產談判 台陸委會:去政府化將造成誤解失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十四日電】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偉峰今天重申,台灣農產品輸中等談判絕不能有去台灣政府化的立場。他強調,協商須對等、尊嚴,讓雙方政府都能接受的單位協商,不能由中國片面指定協商窗口;他也說,中國採去政府化策略,即使涉及公權力事務都找民間談,兩岸交流將秩序大亂,造成失序、誤解。

黃偉峰今天在「兩岸農業交流現況、前景與發展」 座談會中強調,片面關稅優惠可能涉及違反WTO原則,導致其他國家要求比照適用的壓力,因此台灣才堅持應在WTO架構下談判,並簽訂特別協議,才能避免因第三國的壓力取消優惠,影響農民權益。至於檢疫等優惠措施,也可能片面取消,當然要有明確待遇。

他重申,台灣政府將由外貿協會擔任對內整合、對外溝通的窗口,秉持「一原則三安排」,即著眼全球市場的原則;由台灣外貿協會擔任對內整合窗口;公權力事項由台灣陸委會、農委會組成專業談判團隊,台灣外貿協會負責協調談判;以及便利生鮮水果外銷推動貨運便捷化的安排。

今天的座談會由台灣農業產學聯盟主辦,與對岸相關協商窗口是否可能出現去台灣政府化問題,成為與會產關學界質疑焦點。

聯盟理事長吳明敏質疑,對擔任兩岸磋商中介團體躍躍欲試的台灣省農會,其實從台灣於一九九零年申請加入WTO以來,就面臨無法適應自由化,以及內部運作等問題。

他指出,台灣省農會在位階上雖是各地農會上級機關,但與地方農會關係不強,無法代表農民團體;在創新、人才、國貿能力上,也並不適合擔任談判工作。

台灣農委會企畫處處長廖安定指出,目前在中國市場不明確、不透明狀況下,台灣政府要出面,就是擔心對岸不按國際規範走,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甚至即使提供片面優惠,也可能藉指定進口人,導致主控權完全在對方,使貿易非常沒有保障。同時無論檢疫證明或標示原產地等,都需要公權力介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