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交兵 人民幣升值挽救

標籤:

【大紀元7月25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王錦時特譯) 在經歷美國、歐盟、日本等工業先進國家2年多來的規勸及施壓後,中國政府終於在21日宣佈,放棄人民幣緊盯美元匯制,並且讓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但中國此次小幅改革人民幣匯制的作法,是否能夠改善與美國、歐盟之間的經貿失衡狀態,仍有待觀察。

包括美國民間的製造業團體、工會、華爾街的投資銀行界、美國國會與行政部門在2年多來,不斷透過各種管道向中國政府說明,中國長期以來實施人民幣緊盯美元的匯制,已經導致人民幣匯率遭到嚴重低估,使得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逐年大幅攀升,去年更創下162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紀錄。不過中國政府為了維持其出口擴張,以帶動經濟成長,對人民幣匯率的問題,始終採取迴避閃躲的態度,以各種藉口搪塞美國對改革人民幣匯制的要求。

即使美國參議員舒默及葛拉漢等不少國會議員,祭出如果中國繼續堅拒讓人民幣匯率依市場供需狀況浮動,將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課徵27.5%的關稅之際,中國的高層官員仍然以不屈從外界壓力為由,悍然拒絕改革人民幣匯制。雖然中國可以提出各種似是而非的藉口,對人民幣升值問題極盡推託之能事,不過現實的情勢卻並非中國能夠完全掌控。

中國國家統計局在20日公佈,中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大幅成長9.5%,高於第1季的9.4%,並且超出分析師的預估。同時中國第2季出口激增31%,幾乎是進口成長幅度的2倍,對外貿易順差暴增至230億美元,是去年同期17億美元的10餘倍。

經濟專家表示,這反映出中國經濟持續處於過熱狀態,對外貿易失衡的狀態幾近失控,中國政府之前以行政手段實施的各種宏觀調控措施完全無效,如果再不採取有效的行動加以矯正,中國經濟將難以避免走上「硬著陸」的災難性結局。

誠如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葛林斯潘所言:「中國若要支撐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就必須累積非常龐大的美國公債。除非他們能沖銷大量匯入的資金,否則將形成金融體系明顯扭曲,最後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的後果。」

由於中國內部經濟情勢已到逆轉的臨界點,再加上美國參議員舒默及葛拉漢揚言,如果中國對人民幣沒有任何動作,將在7月底推動表決對中國的貿易制裁法案,也就是對中國產品課徵高關稅,同時美國財政部下一次的匯率調查報告,也極可能將中國列為操縱外匯國家。在這些沉重的內外壓力交相兵臨城下,使得中國政府被迫做出調整人民幣匯制的決策。

但從葛林斯潘到華爾街的投資銀行,以及全球各主要國家的企業高層主管、經濟專家及政府官員都認為,中國這次僅讓人民幣升值2%,距離矯正中國與美國等國家間的貿易失衡狀態還相當遙遠。葛林斯潘預期,未來人民幣仍要再經歷多次的匯率調整,才能讓中國比較正常地參與全球貿易市場;美林、摩根大通等重量級銀行也都預估,今年人民幣至少會再升值7%,才能逐步調整其不公平的貿易優勢。

雖然中國此時改革人民幣匯制,總算踏出正確的一小步,但是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匯率逐步調整至均衡狀態,只是中國改善與貿易夥伴間緊張關係的一小部分。其他包括保護各國廠商的智慧財產權,全面禁絕其境內的仿冒行為;取消政府對外國企業在中國經營的不當干預,確實遵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對各國企業及產品公平開放市場,都有待中國努力去實踐,才有可能與其他國家建立正常平衡的經貿關係。

相關新聞
台商錸德:人民幣升值對部份台商影響有限
日企業主管雖重視中國市場但也在尋找新市場
人民幣緊盯一籃子貨幣  學者:美元仍佔第一
周小川:出口企業需升級換代保持競爭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