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子遊說 美議員入台灣連線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3日訊】自由時報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30日報導〕來自關島的美國眾議員伯達露最近決定加入台灣連線,不過成功遊說她的不是台北駐美外交官或遊說團體,而是一群來自台灣和美國的青年學生。和伯達露當面會談的中山大學研究生簡赫琳說,看到美國議員支持台灣令人興奮,但是聽到有人為了中國利益和國際壓力而委屈台灣,也讓人感到難過。

福爾摩沙基金會舉辦的第三怩善大使訪問團今天結束為期兩週的訓練,在華府國會山莊前拍「畢業照」留念。為促進美台之間的草根性交流,以及台僑第二代對台灣的認識,福爾摩沙基金會今年在美國和台灣精挑細選出二十九位優秀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在洛杉磯與華府進行為期兩週的訓練與訪問。基金會的執行主任吉爾斯曾經做過參議員洛克斐勒的助理,到台灣訪問過數次。

她表示,多數人對美台之間的夥伴關係並不了解,經濟自由與民主自由是共生的,台灣是一個良好範例,基金會就是在促進美台之間的草根交流。二十九位學生還有三位是美國人,他們分成八組,四天內在華府與國會議員、國會助理舉行了一百八十場會議,比職業的公關公司還認真。

這些充滿朝氣、熱情的學生雖然背景不同,但是都對國際關係有興趣,他們對台灣的熱情,也讓人看到未來的希望。剛從維吉尼亞大學畢業的美國學生鮑德溫說,他在學校主修歷史與經濟,曾在美國國務院實習,希望未來專注於東亞研究並從事外交工作。他說,這次的活動讓他了解到美台關係有多密切,台灣其實對美國的政治經濟都可以造成衝擊,當眾議員范荷倫的助理問他,「你認為中國可能武力攻擊台灣嗎?」他馬上毫不遲疑地回答:「會」。

剛從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系畢業的蕭良其在台灣出生,高中時移民來美。他有機會在傳統基金會實習,而且即將到台灣民主基金會工作兩年。他說,希望未來能從事外交工作,這次有機會與美國議員及助理對話,讓他了解到,美國國會其實對台灣議題並不陌生。

而十歲移民到美國的葉介庭剛從哈佛大學化學系畢業,他說原本不了解台灣政治,但在朋友引薦下開始對台灣民主運動產生興趣,他不但在哈佛參加台灣同學會,還考慮未來要轉行學國際關係。結束在國會一週訪問,他發現眾議員比參議員更支持台灣。

而出生在美國的王詩婷,不懂中文,會講簡單的台語。她的父母來自台南,2004年曾隨父親回台灣,由於父母在家並不談政治,這趟台灣之行才讓她了解,原來父親是陳水扁總統的支持者。她說,這次活動讓她了解到美台之間愛恨交織的關係,對於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這些議題有了認識,由於團員有台灣來的學生,使他們對台灣有更深的了解與感情。王詩婷說,今年暑假就要回台南在YMCA教英文,能夠與父母生長的故鄉再發生鄉親土鄉的關係,甜美的王詩婷有著迫不及待的興奮。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