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擺脫政治力 中華電才有競爭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特稿〉電信事業由於建設成本龐大,世界各國多從國營事業型態開始發展,但近20年來電信自由化成為主流思潮,面對許多新成立的電信公司,行銷策略靈活有創意,此時,國營企業經營效率開始受到質疑,國營企業民營化呼聲響起,這是電信民營化最大理論基礎。

英國、日本在1980年代開始進行民營化,政府在此思維下,也推動中華電信民營化。

但對中華電信員工而言,民營化最大的改變,則是公務員身分保障不再,這關係生計問題,難免恐懼;另社會大眾也質疑,如果釋股過程不當,遭財團以蠶食鯨吞方式有計畫的蒐購股權,則原本可以照顧公共利益的國營企業,最後淪為財團掌控,一切以營利為考量,賤賣國產、圖利財團的聲音,也引起許多人的共鳴。

中華電信民營化釋股過程,就在這種氛圍中,爭議多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牽扯不清。

中華電信高層常表示,電信三雄中,台灣大哥大、遠傳需要採購任何設備,或是各種手機補貼等行銷方案,只要董事會同意即可,但中華電信如果要做同樣事情,必須立法院通過預算,因此常延誤行銷時機,民營化後的中華電信,少了這些桎楛,可以增加許多競爭力。

但中華電信高層話只說一半,長久以來,因為中華電信具官方色彩,常獲得官方加持,也是不爭事實,譬如新推出的MOD(多媒體隨選視訊 )業務,中華電信即在新聞局的協助下,整合多家無線電視台加盟合作,這類官方常有意無意照顧中華電信,則讓其他民營電信業者羨慕不已。

中華電信民營化後,呈現新活力是必然,但會不會進一步改變現有電信三雄生態,還有待觀察,畢竟,「專業治理」才是民營化精髓,最大股東交通部,會不會讓中華電信有這種空間,延攬更多專業人才,避免政治力介入,才是中華電信維持優勢的最大關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