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躁狂抑鬱患者趨升

人氣 7
標籤: ,

【大紀元9月14日訊】香港有逾10萬名精神病患者,當中有3成患重性精神病,其中又以躁狂抑鬱症最常見。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估計,全港約有2萬名躁狂抑鬱症患者,佔整體精神病患者的1成,大部分患者是在15至25歲間發病。患此症的人數近年更有上升趨勢,每年新症約有1千宗。

港大精神醫學系名譽臨床醫學助理教授王明爍解釋,躁狂抑鬱症個案增加的原因,不知是否與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有關,但港人對精神病認識增加,主動求醫也使個案數目上升。

躁狂症和抑鬱症是香港較常見的精神病。不過,躁狂抑鬱症患者同時擁有躁狂症和抑鬱症的徵狀,並會交替出現,屬嚴重精神病,但市民對此症卻認識較少。

王明爍解釋,患者有時處於極度興奮狀態,感到情緒高漲,思維速度突然增加,經常口若懸河,無法靜下來。但一段時間後,他們的情緒就會急轉直下,變得鬱鬱寡歡,對所有事情皆提不起興趣,思維也變得遲緩。此時患者的自我評價極差,嚴重者更會認為自己全無存在價值,因而興起自殺的念頭。

他說,病情嚴重的患者更會出現幻覺或妄信,例如以為自己是超人,擁有超能力拯救世界,或認為有人想害自己,並覺得自己該死。通常患者會經歷數週的躁狂,再進入數週的抑鬱,但少數病人的情緒變化會較頻密。此症的終生病發率為0.4至1.6%。市民假如發現自己或身邊親友情緒無故大起大落,時而興奮非常、動作多話不停,時而整個人情緒低落沮喪感到抑鬱,這可能是患上躁狂抑鬱症的徵兆。

王明爍稱,躁狂抑鬱症除了由於生活壓力、大腦神經腺分泌失衡、個人性格影響等誘發患病之外,遺傳基因也是病因之一,若家族史中有人患此病,患病風險較其他人高10倍,因此市民一有懷疑,應儘快求診。患者須長期服用藥物,以調整大腦分泌及穩定情緒,而腦電盪治療和心理輔導亦有助控制病情。

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亦需要全面的復康支援。港大與瑪麗醫院於98年合作成立「卓越之友」社區成人精神復康會所,協助精神病康復者重投社會。現時會所共有330名會員,包括約120名活躍會員,當中70%經會所的協助已成功重返工作崗位,另22%則重拾學業。

鑒於華語社區對此類服務需求甚殷,「卓越之友」與國際會所發展中心合作,於昨天舉辦首個針對華語社區「精神復康會所模式」啟導課程,讓有意開辦復康服務的人士報讀。◇(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支聯會將遊行要求中國釋放異議人士
香港迪士尼面臨大陸觀光客文化衝擊
香港政府外判公司扣假罰四萬二
宋慧喬「雙面佳人」  Rain展現強健少年形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