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迪斯尼團黃金週加價 大陸客卻步

標籤:

【大紀元9月30日訊】(亞洲時報森吾 撰文) 每年十月一日國慶期間,中國都會有一段為期一周的悠長假期。這段時間不少中國人都會到國內外各處旅遊。「黃金週」之名因此出現。今年「黃金週」快至,但內地旅遊市場卻沒有熱火朝天的現象。

據旅行社方面預計,今年國慶日期間廣州出遊總人數將比同期降一成,有旅行社營業額還同比減少四成,旅行社紛紛推出「低價團「搶客救市。今年黃金週是不是走到「七年之癢」,這不好判斷。不過,事出究竟是政策的不可行還是「人為所致」,倒是應該引起關注。

打從1999年開始到2005年,內地黃金週已步入第七個年頭。據《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截去年5月為止,「黃金週」累積出遊人數達到6.75億人次,實現收入2725億元(人民幣,下同),客觀地說,中國的黃金週假期政策是希望借長假鼓勵人民多消費,以提振內需,而「黃金週」確實也對內地旅遊行業起到了不可小視的拉動作用。但在後來幾年,伴隨著黃金週出現的弊端卻越發明顯。

去年五一黃金週,一旅行社導遊告訴《亞洲時報在線》記者,國內近年的旅遊市場可說是「黃金週」啟動的,看著每年黃金週前夕,國內各景區、賓館、飯店、和商場等總商家近乎狂熱的方式進行宣傳促銷的積極性,就完全可以看出黃金週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塊等著分的「肥豬肉」。這幾年,即使景區內處處人頭攢動,路路車成長龍,旅行社違反合同約定,安排飲食住宿不達標,投訴個案不勝枚舉,出遊的人都甘心「花錢買罪受」,誰叫大家都同樣只有這幾天假期。」

但同樣悠長的黃金週到了今年,這種假日經濟已經風光不再。據廣州信息時報報導,南湖國旅西部假期預計,10月1~3日每天出省遊人數平均將在6000人左右,這個數比不上暑期最旺的一周——平均每天6500人的記錄,是自1999年實施黃金週制度以來首次黃金週出遊人數少過暑期人數。

另據南方網9月中旬的消息,黃金週國內游遊客集中在2000至3000元的線路,價格雖然比9月淡季平均上漲100至500元不等,但比去年同期卻降低了一成,價格落差是實行黃金週以來降幅最大的,尤其表現在西部和西北線路上。國慶黃金週10月1日和2日出發價格較高,10月3日後價格馬上回落到9月淡季的水平,10月 5日後價格甚至比淡季還便宜。消息還指,今年為歷年以來黃金週期間降價最快落差最大的一年。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團費價格高、景區遊人多已成為黃金週出遊的絆腳石,市民都盡可能避開黃金週出遊。但引起記者質疑的是,在今年9月12日正式開幕的香港迪斯尼樂園,在十一期間同樣在內地出團要比9月漲至少500元,加上迪斯尼「新開張」因由,預計十一遊香港還要漲700元到800元左右,但這仍無阻內地遊客對迪斯尼的熱情。

來自廣東中旅的資料顯示,從9月13日至「十一」每天500張的配額(換票證)銷售已過半,「十一」黃金週到香港迪斯尼遊的客流量有一定的保證。而廣州各旅行社都表示,這段時間諮詢到香港迪斯尼樂園玩的遊客確實比較多,他們也會因應顧客不同的需求,開闢幾條不同的行程以供選擇;而有可能成為大中華區第二個迪斯尼選址的上海,香港迪斯尼游也成為黃金週旅遊市場一匹「黑馬」,上海國旅10月3日、4日、5日每天30張的迪斯尼門票早已銷售一空,遊迪斯尼熱在上海逐漸成形。

據香港大公報9月13日報導說,隨著香港迪斯尼樂園的開幕,北京多家旅行社均表示,諮詢或報名參加迪斯尼旅行團的人數均不斷增加,迪斯尼線已成為「十一」黃金週旅遊的新亮點。中青旅北京公司港澳遊餘利敏經理表示,近日打電話到旅行社諮詢迪斯尼遊的顧客明顯增加。他透露,該旅行社目前能在迪斯尼裏面住兩個晚上的豪華團已額滿,而一條十一黃金週港澳旅遊路線的300多個機位已基本預定完畢。根據香港入境團旅行社協會主席吳光偉表示,預計由9月30日至10月9日期間,有70萬名內地旅客將陸續到港,較去年增加六成,亦打破歷年紀錄。

可圈可點的是,同樣打著黃金週出遊的高價,比廣州番禺長隆動物園還要小的香港迪斯尼,也一定會遇上人擠人的情況,為什麼在內地旅行團全線降價之際,高價的迪斯尼還可以一支獨秀,出團數字一路飄紅?

說到底,旅遊畢竟是一種高層次的休閒消費方式,通過旅遊把假日經濟的各種消費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現代旅遊才能長做長有。遺憾的是,大陸眾多和旅遊相關的企業都奢望以「黃金週」的收益,平衡全年的支出。大多旅遊企業普遍存在撈一把的思想,最明顯就體現在酒店、交通、門票的無故漲價。今年4月份,新浪網的《經濟時評》就一針見血點出:「黃金週景區漲聲一片的居心叵測」。文章指出,黃金週長假制度有這樣一個矛盾是不能迴避,黃金週的初衷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出門旅遊,而旅遊景點門票的無休止上漲,事實上則把越來越多的人堵在了家裏。

不少景區的漲價理由是「減輕景區壓力」,利用漲價來限制目前超負荷的參觀客流,保護文物古跡。果真如此的話,乾脆取消黃金週不就得了嗎?事實上,在不少人對黃金週提出質疑的時候,旅遊部門恰恰是最忠實的擁躉———黃金週帶來旅遊產業的高額利潤,其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這些旅遊景區,黃金週期間的收入在其年度收入中佔據著相當比例,如此誘人的一塊大「蛋糕」,旅遊景區豈能輕易放棄?

報導還稱,在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158元門票收入中,真正直接用於資源保護的費用只有區區8元。不管是不是坐飛機來張家界的遊客,購買的核心景區門票中,竟有10元是「機場建設費」;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門票收入中要拿出47元支付「景區管理成本」 ——這意味著,維持管理機構運作的代價竟然是資源保護費的近6倍。看到這些,不禁讓人懷疑這種所謂的保護,究竟是為了保護景點本身呢,還是純粹為了「保護」某些人的收益?

另一方面,現時各大旅行社推出的國內遊「精品線路」雖然花樣不少,但免不了和經濟利益掛鉤,旅行社傳統的填鴨式的「到此一遊」已經越來越難以獲得老百姓的青睞。筆者一次參加廣州一日遊的經驗為例,當中就包含了珠寶和中國茶兩項推銷活動。旅遊期間順便購物,遊客樂意,對當地的經濟自然有著拉動作用,本是無可厚非。但筆者遇到的情況是,事先旅行社並沒告之遊客有這些項目,而是在旅遊中突然將大巴乘客拉到賣旅遊產品的場所,在旅遊景點多是匆匆而過,走馬觀花,到這些賣場則是一呆就一兩小時,大多引起遊客們不滿,完全忽略了旅遊者的感受。

事實證明,內地旅遊產品伴著市場的熱賣,老出現消費模式的畸形化和服務質量的低水平迴圈,時間長了,遊客見多識廣消費也趨於理性,自然就不願在黃金週當「冤大頭」,任人魚肉。也因此,內地的黃金週旅遊團市場逐漸走向萎縮,很大一個因素是相關的旅遊體系不健全,以及很多人為因素在削減它的「成果」。遊客在國內遊享受不到旅遊休閒的樂趣,自然就會把目光轉向境外遊。

與推測相符的是,今年的黃金週雖然國內一些熱門的景區倍受冷落,但打著「五星假期」的高端國外旅遊路線還是有一定市場的,像廣東中旅社推出的「西歐貴族美食之旅」旅遊團,據悉至今已近滿額,還有其他的歐美,非洲團也正在火熱諮詢中。

一位做境外業務的導遊表示,「黃金週境內遊到處都是人擠人,吃住都貴。很多人都會理智的選擇比較短的假期錯開人流,又或許多給一些錢選擇境外遊。恰巧這次十。一好多旅行社都搞境外旅遊的優惠,國內游遇冷是必然的,再加上,現時更多國家的旅遊市場對中國的公民的開放,內地的公民有更多的選擇,這幾年業內人士都可以看到國內游轉向境外遊的這樣一個趨勢。

無可爭辯的是,「黃金週出遊」受冷遇,除了說明著更多的中國人對旅遊消費越來越講求理性化和對出遊的質量有一定的要求;也是「無聲抗議」著內地一些旅遊相關企業在其經營上的「貪婪」。現時在中國大陸,旅遊業還沒有發展到以漲價調節需求的高度,相反更需要跟上的是,在服務方面應有的專業和質量問題。旅遊產業必須要通過「以人為本」和市場規律這兩道關,因為「黃金週旅遊」不僅僅涉及老百姓出遊難問題,還考驗著旅遊相關行業的信譽問題和「急速成長」,不能急功近利。(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眾星出席香港迪士尼賓館紅地毯歡迎儀式
曾慶紅訪港 學聯樹自由女神像抗議
曾慶紅遇抬棺示威 長毛晚宴上喊口號
陳勁松:香港迪斯尼前景不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