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拉丁美洲、新興歐洲 前景看好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近期商品市場波動幅度大,以往在能源及原物料市場看法舉足輕重的美林證券,雖然已與貝萊德資產管理合併,但不影響其對能源及原物料市場看法,貝萊德美林投資管理台灣區負責人張凌雲表示,商品市場短線雖會反彈,不過與原物料相關性大的新興市場,波動幅度小,前景看好,反而適合投資人介入。

張凌雲指出,這波全球股市走勢其實很多分析師看錯,主要大家都以美國、歐洲角度來看全球市場,但近年因原物料、油價上揚,新興市場佔全球GDP比重已經大幅提升。如果分析美國企業盈餘,會發現來自新興國家的比重不斷攀升,這不在分析師所預期的範圍之內,所以美股才能持續走高,可說新興市場已成為全球經濟的動能。

新興市場範圍大,張凌雲比較看好拉丁美洲及新興歐洲,認為這兩個區域比較有潛力,他也看好第四季黃金及歐美大型股表現。主要是美國景氣並不會很快下滑。

歐洲可轉債 過去八年成長70%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可轉換公司債(CB )具有債券特性,又有股票特性,可參與股市上漲的機會,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工具,因此,頗受法人青睞;根據富達投顧最新的分析顯示,在各類可轉債中,歐洲可轉債過去八年來,最高單年度漲幅在1999年曾達23.82%,最低的單一年度2002年也僅跌4.29%,表現相當優異。

富達投顧表示,回顧過去八年,歐洲歷經景氣榮景與衰退,評比各項資產的表現,可轉債可說是相當穩健的資產類別。歐洲可轉債曾於1999年創下單年漲幅達23.82%的優異表現,就算是全球股市重挫的2002年,歐洲可轉債的跌幅也只有4.29%,表現優異的抗跌性,當年的歐股整體跌幅達到三成。

另就2003至2006年歐洲景氣復甦期間來看,歐洲可轉債平均年漲幅更達8.14%;今年以來,歐洲可轉債的投資報酬率達5.9%。此外,過去八年的歐股、歐洲高收益債券與歐洲可轉債累積漲幅以可轉債最佳,因此,可轉債在不同景氣循環,確實展現出進可攻、退可守特色。

整體而言,歐洲可轉債在2000年以前不及全球市值比30%;2001年後規模逐漸擴大,凌駕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可轉債發行市場。過去八年,歐洲可轉債市值已成長70%,市值規模擴大,有助增加流動性,並降低波動性。

壽險、投顧 將開放銷售基金

〔記者梁世煌/台北報導〕金管會昨天預告最新「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募集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處理準則」修正草案,將開放壽險業者及投顧業者得擔任基金銷售機構;金管會表示,這項新規定最遲年底前可望實施,屆時投資人對基金銷售機構將有更多選擇。

金管會修訂規定後,確定將在投信事業、銀行、證券經紀商之外,允許壽險業及投顧業者加入銷售國內基金的行列;並且過去投信業者首次募集基金依法只能募集股票型基金,這次處理準則修正草案中,亦開放投信業者未來首次募集基金時,也可改募平衡型基金,業者募集申請程序也將改由所屬同業公會先進行形式審查後,再轉報金管會進行實質審查。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