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人:歌曲《婆羅花開》賞析

樂人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6日訊】在匆忙的人世間,您是否能感受到那歷史的腳步之聲?在喧囂的現代社會,您是否又聽到了從遙遠天邊傳來的陣陣鐘聲?2005年,三千年盛開一次的婆羅花在韓國寺院的佛像上綻放了。而根據佛經的記載,婆羅花開放的時刻,就是轉輪聖王下世傳法的時候。在這個歷史的機緣下,便產生了我們所聽到這首藝術歌曲——《婆羅花開》。

這首歌曲在歷史時空的轉換中展現了十分深遠的意境。「婆羅花開,三千年一回。婆羅花開,笑迎天門開。聖者歸來,婆羅花開。婆羅花開,聖者歸來。須彌寺院的高僧,眺望著遠方。金色的袈裟在洪鐘下膜拜。」在歌曲的一開始,通過「三千年一回」、「天門開」的描繪奠定了整個歌曲的基調,把人們的思緒帶回到遙遠的歷史時空當中。在時空的變化之中,「聖人」的「歸來」和「高僧」的「眺望」成為一個動態的畫面,這個畫面通過婆羅花的接續,使歷史和現在成為一個整體,從而構成了一個立體的時空映像。這種映像帶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潛藏在人們頭腦深處的記憶彷彿被悄悄地打開了,讓人看到自己在歷史上的存在和生命的過程。

當然,整首歌曲的主旨並不是追溯歷史,而是對現實的啟示。從歌曲的第二段我們就能夠鮮明地感受到:「紅塵中的俗子,敬上一柱香,如夢般甦醒,在洪鐘下期待。三千年的婆羅花,向尋道人開,聖王的輝煌,正在向著人中來。」歷史是為了現在而準備的,因此,在走過了漫長歷史的「俗子」才會在聽到遙遠的洪鐘的時候甦醒過來,準備聆聽聖王的慧示。而在這個時候,聖王的輝煌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慈悲的展示出來。

從音樂的角度看,整首歌曲以中國民族音樂中的七聲宮調式為基礎。歌曲的旋律十分質樸、悠揚,其特點是旋律圍繞著1 3 5三個骨幹音展開,七聲音階中的兩個偏音4和7則是作為旋律的連接音出現。旋律音階的這個特點突出了歌曲明亮、柔和的特徵,保證了旋律的流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歌曲的鋼琴伴奏。作為藝術歌曲而言,鋼琴伴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僅是歌曲的陪襯,更是塑造藝術形象不可獲缺的組成部份。好的藝術歌曲在鋼琴伴奏的寫作上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婆羅花開》最初在「正見網」發表的時候,只有歌譜而沒有伴奏。但是在2006年全球華人新年晚會上公開演出時,配上了鋼琴伴奏。歌曲的伴奏是通過左手聲部份解和弦對旋律進行淡淡的「點描」,而右手聲部則點綴以和弦和淡淡的裝飾音。這種伴奏的寫作追求一種淡雅的藝術風格,加之民族傳統和聲的使用,有力的突出了歌曲所要表達的悠遠、淡雅的意境。

作為《婆羅花開》的曲作者和演唱者,女中音歌唱家楊建生對這首歌的藝術處理給人以「娓娓道來」的印象,彷彿在對人敘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她的聲音渾厚且極具穿透力,仔細聆聽,能夠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空間感,這本身表現出她對聲音概念的獨特理解。另外,她的演唱沒有激情的渲染,也沒有對於聲音效果的刻意修飾,一切以自然、平和為目標,通過對聲音具有立體感的刻畫,追求與藝術作品內在精神的融合。這種藝術追求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有著暗合之處。據歌唱家自己講,正是由於通過法輪大法的修煉,通過對生命本身的了悟深化了對音樂藝術的理解,從而使聲音的表現和歌曲意境的把握較從前有了實質的突破。

作為一首法輪功歌曲,《婆羅花開》最大的藝術特色並不是對法輪大法進行直接的讚頌,而是通過象徵等藝術手法,巧妙地將眾生對大法的期盼和大法師尊下世傳法的景象在歷史與現在的對接中展現出來,讓人在各自的聯想中感受音樂的美和意境,因而令人回味無窮。

對於聲音的刻畫是這首歌曲另一個重要的藝術價值。首先,《婆羅花開》通過歌詞的描寫營造了一種歷史時空的氛圍。而歌唱家獨特的藝術造詣和表現技巧,巧妙地將這個「空間場」用音樂塑造出來。這樣一來,無形中打開了人們對於音樂的一個新的認識,同時也為音樂的表現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般的觀念認為,音樂是時間的藝術。但是,中國傳統音樂在強調音樂的旋律感的同時並沒有忽視音樂的空間感,其表現是對於一個個具體的音空間特點的「透視」,無論是人聲的演唱還是樂器的演奏,都以塑造出一個個具有空間特點的音作為其藝術追求。因此在中國傳統音樂當中,一個音中包含了不同層次、不同色彩的聲音,這種極具空間感的聲音有力地表現出中國傳統藝術獨特的「神韻」特徵,同時也成為中國音樂區別於西方音樂最大的特點。當然,要在喧囂的世界當中去感受這樣的藝術特點,首先就必須讓自己安靜下來,然後再通過內心去感受聲音的力量。其實這也正是藝術欣賞的一般要求。@(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聽朋友說,今年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有一個舞蹈叫「優曇婆羅花開」,讓我很是好奇,浮想聯翩。實在猜測不出如何用舞蹈來表現這一主題。
  • 除夕之夜,時代廣場上百萬人頭攢動,燈火輝煌,亮如白晝,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璀璨奪目的水晶球緩緩下落,頓時歡聲雷動,新年快樂的祝福之喧嘩波濤直衝天際,五彩繽紛花紙屑漫天飛舞,令人感覺彷彿置身於夢幻世界。
  • 在今年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的紐約主場,女低音楊建生她身著素樸的淺色旗袍,以其動人心泊的淳厚歌聲,傳頌了一曲預示祥瑞的「婆羅花開」。該曲源於一件人間盛事:2005年,韓國的順天市海龍面須彌山禪院觀音佛像上開了十朵優曇婆羅花。「優曇婆羅花」的直徑只有1毫米,花形如鐘,淡白色,花莖細如金 絲。爾後再次花開,均在菩薩和佛像的面部。
  • 小漢斯‧霍爾班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奧格斯堡市(Augsburg),屬於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北方的畫家與版畫家。他被公認為十六世紀時期最偉大的人物肖像畫家之一,除了肖像畫之外,他的作品還包含宗教畫、警世內容的版畫等等。特別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畫用於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畫,在傳播新教思潮的時代裡,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知名藝術史家、書畫鑑定家傅申教授於16日辭世,為緬懷他在學術上的成就,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將於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書畫題跋紀念展」的繪畫篇,之後於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書法篇,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尋找國寶新感動!」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沉浸故宮數位展——捕捉靈光:尋找新感動」新媒體藝術展,結合投影、互動科技與沉浸式劇場等創新體驗,全新演繹故宮《谿山行旅圖》等經典文物。故宮歡迎民眾闔家蒞臨參觀,感受藝術的靈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