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憂減資案增加 施俊吉:未明顯增加

標籤:

【大紀元12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七日電)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李紀珠(不分區)指出,今年以來金融業減資已達新台幣233億元,預定減資775億元到875億元,她憂心金融業減資是因為國內資金太多,但無法到中國大陸。不過,台灣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施俊吉表示,就減資案件的數字來看,並沒有顯示現金減資有明顯增加。

施俊吉今天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國際私募基金凱雷併購半導體封測廠日月光公司對兩岸政策之影響」專案報告,對於立委關心國內目前減資案增加,作以上表示。

李紀珠指出,國內一連串減資問題,包括科技業和金融業減資。她質疑,金融機構現金減資與困在島內有關係,無法供應台商資金需求。

施俊吉提出數據顯示,2004年辦理減資者有42件,2005年有37件,今年到12月為止有52件,其中1件是現金減資,這個數字並沒有顯示國內現金減資案有明顯增加。

他補充,企業辦理減資是彌補虧損,現金減資是要退還股款,為了股本結構調整,對股東權益尚無影響。資本市場是自由的,每家企業都可以決定如何改善其資本結構。

他說,旺旺集團和金融機構減資是因為新聞大幅報導,才看起好像很嚴重的樣子。

不過,他在會後也表示,如果減資案成為大的現象,金管會將會了解其造成的影響。

李紀珠認為,金融業減資與金融業無法去大陸有關係。施俊吉不願正面回答,僅強調為了兩岸安全,金融業到大陸前,必須先建立兩岸合作監理機制。

李紀珠提議兩岸監理機制協商單位是否可以委託台北市銀行公會,採澳門模式協商?施俊吉指出,這是陸委會職責所在,也要跨部會協商,才能夠回答問題。

另外,李紀珠要求金管會查核具有台資背景的大陸銀行-華一銀行。但施俊吉表示,華一銀行由中國銀監會監理,金管會無法查是不是台資銀行。

相關新聞
董監酬金逾億元  公開發行公司需揭露人數
友聯產險違反保險法令 金管會罰150萬元
信合社存款總額與淨值比率不受20倍限制
金管會:消費者勿買地下保單 維護自身權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