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共暴政決戰 採訪絕食的袁紅冰

標籤:

【大紀元2月11日訊】(希望之聲記者雨晴報導)聽眾朋友,這裏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的《人物專訪》節目,二零零六年二月十日上午十二點,在中國駐澳大利亞悉尼領館前,《中國絕食維權運動大洋洲後援團》開始進行二十四小時接力絕食運動,以聲援大陸著名維權律師高智晟發起的絕食倡議。抗議中共政權採用黑社會手段毆打和暴力迫害和平維權公民,第一批絕食者是著名法學家袁紅冰教授和前中領館官員陳用林先生。在絕食過程中,袁紅冰教授接受了本臺記者雨晴的採訪。

聯結收聽

袁紅冰教授本人是第一次參加絕食,在問起絕食中的感受時,袁紅冰教授說—

袁紅冰:「沒有太多的感覺,現在比八九年「六四」的時候感覺好多了。那時候在天安門廣場上白天曬、晚上冷,我在那兒跟學生最長是呆了三天三夜,那是比較艱苦的。」

在一九八九年的「六四」絕食運動中,當時任職北大的袁紅冰教授組織了支持北大學生的教師後援團,十七年後的今天,又發起了《中國絕食維權運動大洋洲後援團》,對此,袁教授用「悲愴」兩個字來形容他當前的心情。

袁紅冰:「八九年「六四」的時候,當時我在北京大學法律系任教,為了支持學生的民主運動,我發起組織了北京大學教師後援團,今天,十七年過去了,我不得不又以一個流亡作家的身分,在悉尼來發起組建《中國絕食維權運動大洋洲後援團》,這其間經過了十七年的時間,十七年,一片幼林也可以青翠成蔭了,一個幼童也可以長大成人了,可是我們的親愛的祖國現在卻仍然在中共暴政的統治之下,仍然沒有獲得自由和民主,這是讓我內心感到極其悲愴,正是出於對祖國的愛,我們才會堅持不懈的把自由和民主運動推向前進。」

一九八九年的絕食換來的是坦克和流血,那麼袁紅冰教授對這次全球範圍的絕食請願活動又抱著什麼樣的期待呢?

袁紅冰:「首先在「六四」的時候,學生們對於共產黨官僚集團還是抱有很多善意的幻想,但是共產黨官僚集團用血腥的屠殺來回應了學生的善意。那麼我們今天在進行絕食的時候,我相信像高智晟律師這樣的人,以及其他的維權的人士絕大部份都對中共暴政有了一個極其清醒的認識,這是這次和那次的不同。那麼我相信中國的民主、自由民主的道路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道路,但是無論有多少艱難,通過這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們的長期不懈的努力,終究中國會走向自由民主。」

聽眾朋友,歡迎您繼續收聽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的《人物專訪》節目,由雨晴為您採訪正在參加絕食維權活動的袁紅冰教授。

當記者問到,作為一個法學家,選擇絕食的方式,而不是選擇司法程序的時候,袁紅冰教授說道—

袁紅冰:「就像我在支持高智晟的聲明裡寫的,中共暴政已經把國家恐怖主義發揮到了極致,它們也把它們的黑社會性質的這個政治黑手黨的本性曝露到了極致,它已經把人民逼到了死角,它剝奪人民,用包括法律手段在內的任何方式來維護自己權力的可能性,那麼作為維權律師都最後都不得不用絕食的方式來表示抗議,這是中國共產黨官僚集團的永遠也洗不去的恥辱。」

在全球都在聲援高智晟律師的維權絕食活動之日,中共以試圖為訪民解決上訪問題為由,阻止他們參加絕食活動,就此,袁紅冰教授說—

袁紅冰:「共產黨的本性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它這個本性就是天性上就是要通過國家恐怖主義來維持它的專制統治,它怎麼可能給所有的人民都帶來幸福呢?它目前這樣收買選民說明它們的無恥,同時也說明了它們的虛弱。

高智晟律師和其他的維權律師們只不過是一些手無寸鐵的人,他們只不過是用最和平的方式,也就是絕食來進行抗議,中共官僚集團就已經感到了深刻的恐怖,於是它們就用這些欺騙的手段想要瓦解訪民,希望這些訪民們不要去支持高智晟律師,它們這樣的欺騙,我相信不會起很大的作用,因為這麼多年來,人民已經越來越看清了中國共產黨官僚集團的流氓本性。」

天色漸暗,當記者問起袁紅冰教授,是否有曾擔心過,自己在領館門請願活動的安全時,他說—

袁紅冰:「我自己從十六歲時候開始,看到了文化大革命中,中國人民被中共暴政所摧殘的那些景象,我在十六歲的時候就發出誓言,要和這個中共暴政進行百年的決戰,從那開始到今天,我從來就沒有過恐懼。」

最後袁紅冰教授通過希望之聲的電波向所有的中國人說幾句話。

袁紅冰:「希望我們以這次由高智晟和維權人士發起的絕食接力運動作為契機,拉開全民維護人權抗爭暴政的序幕,因為中國只有徹底的埋葬了中共暴政,才能夠走向自由、走向民主,人民也才可能真正的得到幸福。」

聽眾朋友,感謝您收聽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為您製作的《人物專訪》節目,由雨晴為您採訪正在參加聲援高智晟維權絕食活動的袁紅冰教授,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次再會。

(據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人物專訪》節目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袁紅冰談羅幹其人其事
袁紅冰:中共是中華文化的背叛者
袁紅冰評中共對大紀元報社及高智晟的恐嚇
袁紅冰:鐵膽高智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