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台商回流有助提振經濟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三日電)2005年台灣稅收1.5643兆元,較2004年增加1770億元,超徵金額高達新台幣1846億元,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蔡吉源表示,主要原因是台商回流使得國民所得成長及稅收增加,他相信在兩岸朝「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策略下,台灣經濟會有令人振奮遠景。 

蔡吉源在最新一期由中華經濟研院究編撰、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發行的「全球台商e焦點」電子報中以「所得稅超徵的意義」為題進行分析。

蔡吉源表示A據資料顯示,2005年全國稅收1兆5643億元,較2004年增加1770億元,超徵13.4%,超徵金額高達1846億元。其中,以所得稅收大幅增加1698億元為最多。

所得稅收為什麼會比預算數超徵那麼多?蔡吉源表示,翻閱國民所得統計資料,可以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私部門(private sector)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在近十年裡出現很大變化。

蔡吉源指出,台灣私部門固定資本形成毛額自1995年突破1兆而達1兆252億元後,逐年增加至2000年的1兆5428億元;但是2001年又突然降為1兆902億元,2002年增加幅度有限,只有1兆1124億元,2003年又減為1兆1072億元,足見國內投資意願持續低迷不振!

他認為,台灣投資意願低迷不振主因是政府對中國投資改採「積極開放」政策,以致國內投資大幅萎縮、關廠西遷所致。

蔡吉源表示,2005年私部門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尚未統計出來,但是2004年私部門固定資本形成毛額陡增至1兆4589億元,較2003年的1兆1072億元暴增3517億元,為歷年罕見,應可說明2005年所得稅收為何大幅超徵。

蔡吉源認為,私人投資非常計較獲利與風險,台商在中國積極投資所冒風險比在國內不知要高多少倍,目前由於中國工資上升,而且衍生的交易成本一直上升,將使台商投資預期獲利率下降,只要兩岸預期獲利率相差不多,而國內投資風險相對低時,台商資金自然會回流。

目前赴中國投資製鞋業者已有10%至20%回國,蔡吉源表示,他深信2005年國內私部門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在這一波台商回流風潮下會有所增加,再加上「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新措施,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台灣經濟將會有令人振奮遠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