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時社論支持台灣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

標籤:

【大紀元3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褚盧生洛杉磯二十八日專電)洛杉磯時報今天的社論指出,陳水扁總統二十七日宣佈終止國統會運作之舉,具有高度象徵性,實際上是把台灣未來的政策由「終極統一」挪移到了「中立」。社論並指出,台灣的政治更加成熟,台灣人民主張要掌握更多自己命運的現象,應該是值得支持和擁護的一項進展。

社論說,由於國統會已經多年沒有實際運作,因此這項改變應不致影響中國與台灣的現有關係,然而基於這一舉措具有高度象徵性,因此仍被北京指為是分離行動的升高。

社論接著表示,自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政府輸掉內戰退守台灣以來,台灣早已在政治及軍事方面與中國分立,今天的問題在於台灣到底是中國分離的一部份,還是兩邊就是分開的。

社論說,不論北京或台北,這都是一項與中國脆弱的自我意識有關、但又難解的情緒性議題。因為中國領導人常把失去台灣比喻為失去手腳,誓言如果台灣正式宣佈獨立,將不惜動武。

處於中國與台灣的夙怨之間,美國採行的是一項用心擘劃的「戰略模糊政策」,強調以和平方案解決爭議的必要性,從尼克森以降歷任總統所執行「一個中國」的外交政策,目的即在於以終極統一的承諾來避免軍事衝突。

不過,台灣本地的民主發展卻打亂了美國的擘劃,當台灣變得更民主之際,台灣人民也就更加要求,台灣的未來要由自己,而非由北京或華府決定,「台灣優先」與「選擇自由」成了最流行的用語。

社論最後指出,過去二十年來,當中國與台灣的經濟蓬勃發展,而且相互益形緊密後,台灣的政治更加成熟了,中國反而沒有進步,台灣人民主張要掌握更多自己命運的現象,應該是值得支持和擁護的一項進展。

相關新聞
美議員籲 台美軍事交流解禁
消息:沃爾沃或將電動車生產從中國移至比利時
歐議會選舉失利 馬克龍意外宣布解散國民議會
歐洲買家正在尋求減少對中國商品的依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