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112家魚販未見機具 部分魚肉卻驗出一氧化碳

【大紀元3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三日電)日前媒體報導生魚片使用一氧化碳,造成消費者疑慮,台灣各地衛生局展開稽查,共有112家魚販及魚肉加工廠的現場並未見一氧化碳機具,但抽檢的36件魚體卻有7件經一氧化碳處理,顯示業者仍私下使用,行政院衛生署除追蹤列管外,再次強調,沒有證據顯示一氧化碳對人體有害。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今天 (3日) 下午在衛生署召開聯合記者會,表示稽查現場未查獲魚販及加工業者使用一氧化碳,食品衛生處代處長蕭東銘認為,這應該是業者移開一氧化碳機具,但先前已處理過的冷凍魚未移走,才會有魚檢查驗出一氧化碳。

蕭東銘說,目前尚無相關學術研究報告顯示,添加一氧化碳的食品對人體有害,但一氧化碳並非現行准用的食品添加物,故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不論國產或進口食品均不得添加一氧化碳,一旦查獲違規使用者,違規者將被處以新台幣3萬到15萬元的罰鍰。

衛生署已在2月27日邀集相關業者及部會舉行座談會,會中業界普遍希望衛生署參考美國的管理規定,將一氧化碳列為合法食品添加物,讓加工業者得依實際需要適量使用。

蕭東銘指出,業界若確有使用一氧化碳的需求及必要,可彙整有關資料後,向衛生署申請增列開放使用,依程序送請食品安全諮議委員會審核;但在尚未准用前,業界仍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