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黨領袖普羅迪宣稱贏得義大利大選

標籤:

【大紀元4月11日報導】(中央社羅馬十一日法新電)高潮迭起的義大利國會大選,最終開票結果尚未出爐,但反對黨領袖普羅迪宣稱他已扳倒現任總理貝魯斯柯尼。但貝魯斯柯尼領導的執政中間偏右聯盟立即質疑普羅迪的說法,並要求驗票。

這次尖酸大選充斥各種抹黑侮辱,且聚焦於幾近停滯的經濟。普羅迪告訴聚集在其所領導的中間偏左聯盟位於羅馬市中心總部外頭的支持群眾,「我們已勝選」。這位六十六歲的經濟學家說,「我們將會始終團結一致,我們將會執政五年。今天,我們已翻開新頁。」

官方計票結果顯示,普羅迪聯盟確實以些微差距贏得國會眾院選舉,但權力同樣龐大的參院選舉結果仍未確定。

眾院選舉的最終計票結果顯示,普羅迪聯盟獲得百分之四十九點八選票,貝魯斯柯尼陣營獲百分之四十九點七選票。雙方得票數僅相差二萬五千二百二十四票。

依六個月前修訂的新選舉法規定,勝選陣營將可在總共六百三十席眾院取得至少三百四十席多數優勢。

普羅迪宣稱贏得國會參眾兩院選舉,引發執政中間偏右聯盟不悅,貝魯斯柯尼的發言人勃納尤帝立即質疑普羅迪的說法。

勃納尤帝表示,貝魯斯柯尼陣營將會要求驗票。他今天在記者會上指出,貝魯斯柯尼陣營「要求驗票,如此些微差距,必須進行仔細驗票。」

幾近完成的參院選舉計票結果顯示,貝魯斯柯尼陣營在總共三百一十五席參院中奪得一百五十五席,普羅迪陣營拿下一百五十四席。最後勝負取決於代表海外義大利人的六席,但已開出的九成選票顯示,普羅迪陣營可能會拿下其中四席。

贏家必須同時掌控國會參眾兩院才能有效統治和避免立法僵局。

專家指出,國會分裂可能引發幾種結局,包括成立德國式「大聯合政府」,但此種可能性極低,另一選項是成立技術官僚政府。但許多人認為重新舉行選舉才是最可能選項。

相關新聞
義大利國會議員選舉競選活動結束
義大利大選前一天 留給選民靜思
義大利即將大選 形同對貝魯斯柯尼公民投票
組圖: 義大利國會大選   選前之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