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遇雇知 外勞真情流露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4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外勞與雇主不見得都是劍拔弩張或斤斤計較,也有許多相親相愛的小故事,勞工局甄選優秀外勞與雇主,有外勞寫了感人肺腑的故事讚揚自己的雇主,也有雇主敞開心胸接納外勞後,才逐漸揚棄負面的刻板印象。

「倒楣金青」變樂觀

39歲越南籍黎氏金青(LE THI KIM THANH )已經來台灣3年了,她自述是一個倒楣的人,在越南做什麼事都不如意,加上婚姻失敗才來台工作,原本一心只想撈大錢的她,卻發現雇主細心體貼,每年還買蛋糕為她慶生,從不把她當傭人看待,而且開導她用樂觀態度面對人生,所以她推薦亦師亦友的雇主葉潔宇。

葉潔宇則說,「以前聽說越南外勞既油條又固執,雇主們大部分都希望聘僱菲勞或印勞,但和阿青(黎氏金青 )相處後,我卻覺得越南外勞很不錯,雖然剛開始溝通很辛苦,她對台灣的生活習慣與工作都不熟悉,語言又不通,但她卻很努力學習、改進自己,每次被指正做錯事她都沒有爭辯反而傾聽我們的意見。」

莉瑪的美德 雇主感心

24歲印尼籍的瑪蘇莉瑪(MUSLIMAH ) 來台當看護工已經3年,她推薦自己的雇主錢國華,「我的雇主從來不把我當成外勞,我好像是他們的家人一樣,他們吃什麼我也吃什麼,他很信任我,從來不會檢查我的工作,這樣讓我得到肯定,雇主知道我在台灣工作沒朋友,每次倒垃圾時還給我一個小時讓我跟朋友聊天。」

雇主錢國華也稱讚她,因為家中的患者罹患嚴重骨質疏鬆,很容易骨折受傷,常需住院,住院期間,莉瑪總是很警覺、不眠不休照顧病人,錢國華更在推薦信中指出,「病人獨立性強,又易怒,有時會誤解莉瑪,但莉瑪從不爭辯,馬上依病人或雇主意思重新做好,不讓病人失望生氣,經多次的理解,我們更了解莉瑪尊重體諒病人痛苦的愛心,以及不和病人計較的美德。」

勞雇互推薦 首見營造業

台北市勞工局舉辦優秀外籍勞工與雇主甄選活動,報名意外踴躍,參選人數多達90位,比往年多出4倍以上,而且多半是外勞與雇主互相推薦,對於勞資雙方都具正面效果,並且首次出現從事營造業的外勞與蒙古籍外勞,勞工局表示,4月9日將評選出各5名優秀的外勞與雇主,4月29日在勞動節前夕頒獎。

今年勞工局共收到47件優秀外勞推薦信、43件優秀雇主推薦信,外勞諮詢中心分析,會受到雇主推薦的外勞,都有著「細心、肯吃苦」的相同特徵,只要外勞有耐心的看護病患,都能突破語言文化障礙,獲得雇主賞識。

而受到外勞推薦的雇主,則多半有「把外勞當成家中的一份子」的特質,不把外勞當成下人,偶爾噓寒問暖,最讓外勞感動。

勞工局外勞諮詢中心表示,台北市外籍勞工已經超過3萬3千餘人,來自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與蒙古,並且擔任看護工居多,過去收到的推薦信也以看護工為主,但這次甄選活動中卻發現許多營造業雇主也主動推薦自己的外勞員工,顯示營造業雇主開始正視外勞的優點。

此外,自從開放蒙古籍外勞後,台北市只有8名蒙古籍外勞,其中就有一名受雇主推薦為優秀外勞,去年3月才來台工作的蒙古籍Taivan具有大學學歷,照顧病患時警覺心高、又有責任感,能隨時體貼患者的需要,讓雇主十分滿意,因此提出推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邱毅公義列車  四日左營蓮池潭開講
兩平法實施成效有限 專家盼整合相關法律
香港青少年失業率9.8%
政府關注終院判佣金不算薪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