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大壩今天建成 水利專家擔憂

人氣 29
標籤:

【大紀元5月20日報導】中國長江三峽大壩今天全線建成,下午將舉行一個約二十分鐘的簡短儀式,參加者主要是建設單位和各方專家代表。

香港「文匯報」報導,先前三峽總公司曾計劃花上百萬元搞一個大規模的慶祝活動,但最終放棄了這一計劃,北京中共高層無人出席。三峽工程一直倍受各方爭議,現在大壩主體工程已經完工,但其帶給中下游的影響使水利專家十分擔憂。

蘋果日報報道稱,三峽大壩工程在政治強壓下,掩蓋了15年的諸多問題,包括水污染、淤積堵塞等,隨整體工程接近尾聲而爆發出來。專家表示,這類問題會愈來愈多,而「目前正是可以發生很大問題的關鍵時刻。」華東1991年水災,令長江中下游無數民衆失去家園,後來當局宣佈將興建世紀工程──三峽大壩,稱將解決長江下游水患問題。不過,曾參與三峽大壩工程討論的香港浸會大學地理系主任黃觀貴指這是誤導公衆:「三峽大壩工程對疏導上游水患有一定作用,但對下游根本沒有作用。90年代發生華東水災等數次大水災,發源地是中下游,並非上游。」

水利專家稱,大壩將令下游水患加劇,同時令原本未曾出現過水患的上游地區亦要面對水患隱憂。剛獲選爲《時代周刊》一百個影響世界人物、內地環境專家馬軍對本報表示,大壩令原本滾動、急流的長江變成靜止狀態,使下游水流緩慢,部份地區出現淤塞情況,進而擡高水位而觸發洪水,同時令上游的水庫尾,如重慶變成一個儲存區,令西南最大的交通樞紐重慶港面臨洪水的嚴重威脅。三峽面臨另一嚴重問題是水污染加劇。長江沿岸城市與人口衆多,大量工業污染、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長江。馬軍說:「長江水多、(水流湍)急,原有自我稀釋能力,但現在失去這種能力。」他指當局雖撥了更多資源來處理污染,但部份設施卻未按計劃興建,資源亦未到位。黃觀貴亦質疑:「目前內地處理污染能力很低很低,北京、上海近年才開始,廣州處理量不足1/3,更何況長江三峽地區?」

黃觀貴擔心污染持續下去,將使水庫變成一個特大污水池,將影響庫區居民飲用水質,及與大壩相關連的南水北調工程:「中線調水工程是將庫區的水調到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庫區水受污染將直接影響這個地區的飲用水。」面對爭論了15年至今仍未停止爭論的大壩工程,黃觀貴坦言這方面的擔憂、爭論將持續下去:「長江下游的人口占全國40%,維持全國50%國內生産總值,如發生大災難,中國將『一鋪玩完!』」

至於工程本身的質量問題,據博訊報導,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坦言,在三峽二期工程時,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遷就”情況。但又稱“遷就”是指工程沒有達到優質,合格是肯定的。

相關新聞
企業家洪村騫贈台北大學兩千萬元獎學金
三峽爆幹堤崩岸 專家坦承與蓄水有關
泰勞逃跑十年被逮 送警方拘留室暴斃
王維洛:三峽工程的升船機在哪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