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學教務主管討論學季制 專案研提配套機制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高雄二十六日電)國人討論多年的學季制,今天在九十四學年全國大學校院教務主管聯席會議再度被討論,也同樣沒有共識,不同於過去的是,在教育部比過去強勢的建議下,決議由政治大學教務長董金裕邀集公私立大學共同專案研討,提出有完整配套機制的學季制研究建議報告,提供教育決策參考。

大學教務主管聯席會議上午討論「學期制調整為學季制的可行性」,董金裕引言指出,教育部「各級學校學生學年學期假期辦法」規定一學年兩學期,學生一年能修的課有限,若採學季概念,一學年可有三到四個學期,學生將可縮短修業年限,提早進入職場,或繼續下一學程,也有助招收外籍生時較容易與外國學制銜接。

董金裕建議只要不違反每學分需上足十八小時規定,可漸進式先容許暑假為一學期,試辦兩三年後,各校得視需要將一學年分為三到四學期,以充分運用教學資源,最後仿會計年度改為曆年制,學年度也改曆年制。

成功大學副教務長方銘川贊成暑假試辦第三學期制,他說教師一年規定上多少課,可平均分到三學期,教師可選擇,像他就寧可把一門課調到暑假教學;學生收費可改學分費,一學分要上的十八節課可調整為十六週上完,或一週多上一節課。

華梵大學教務長蔡傳暉、文化大學註冊組長林坤明等反對學季制,甚至指台灣的國際化就是英語化、美國化,乾脆把美式教育系統搬過來,也不必開會討論了。全國教育人員協會理事長、台灣大學研究組組長洪泰雄指寒暑假已列為教師假期,實施第三學期有困難。

東海大學教務長郭俊欽指東海大學曾試辦暑假第三學期制,希望調整學生學習步伐,但正常學期學生趨之若鶩的戀愛心理學課程,到暑假開班卻「倒班」,他認為在目前學制下,須要有更多智慧才可開設第三學期。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陳德華表示,各校可有不同制度,但要全面做,仍要全盤性思考,包括教授上課時間安排要更彈性,收費應改學分費,大學招生時程如何搭配,一學分上課時間要縮短,畢業應修學分數與修業年限,都要有配套思考。

為避免學季制的議題討論再度在原地踏步,在教育部建議下,大學教務主管聯席會議決議由政大邀集公私立大學組專案小組,深入研討提出學季制的完整配套建議報告,提供教育決策參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