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世界都在哈台灣國際會議 從世界角度看台灣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二十六日電)「十八世紀台灣和大陸的地緣關係,其實和現在很類似」,法國里昂政治學院教授高格孚 (Stephane Corcuff)談到他研究台灣歷史,覺得台灣歷史很有研究價值,很豐富;多位來自美、日、英國等十四位教授將在二十九、三十日舉辦的「世界都在哈台灣」國際會議中,以不同角度看台灣。

這項「世界都在哈台灣─2006台灣歷史與文化國際會議」將於二十九日、三十日兩天在台北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包括荷蘭前總理Andreas van Agt、前美國駐台北新聞處長唐能理 (Neal Donnelly)、法國學者高格孚等十四位外國學者也將從專業領域,以不同角度來看台灣文化和歷史。

台大歷史系教授吳密察指出,國際間從以往由各別學者研究台灣歷史,近幾年有些地方已成立學會,顯示國際性台灣研究團隊已逐漸成立。

主辦的文化總會秘書長陳郁秀指出,近幾年來法國已有學校教授台灣歷史、里昂大學並設台語課程,世界各國對台灣歷史、文化研究已開始更深入;而藉這次會議,不只可讓世界看到台灣,也讓台灣了解在全球網絡中自己的定位。

會議中將討論五大主題,包括全球化的台灣研究、殖民主義與台灣詮釋、他者眼中的台灣、博物館所呈現的台灣及台灣本質與混雜;會中有二十四位學者發表論文,從殖民主義、歷史研究、血統研究、原住民研究、文化研究、人類學研究等面向提出報告和討論。

唐能理曾住在台灣十一年,收集二百五十尊以上的佛像,及宗教藝術品,曾在美國五個不同博物館展出,展現台灣藝術文化;另外他也將出版宗教藝術新書,會中將從一位收藏者的角度談海外的台灣宗教藝術。

英國UCL大學教授羅蘭Michael Rowlands將從博物館的角度談「新的後國家/後跨文化認同」、荷蘭前總理Andreas van Agt將從荷據時的台灣,看待處於全球化下台灣歷史的演進,發表他對台灣處境的觀察研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