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不公:胡錦濤訓斥政治局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5月30日訊】(亞洲時報記者方德豪5月30日撰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近日召集了一眾政治局委員開了一次會,不厭其煩地再把去年中共五中全會關於“更著重社會公平”的有關問題再重申了一遍,並責成他們要“切實抓好”。分析指出,在去年中央提出了“更著重社會公平”後,社會上“錢權勾結”的問題似仍突出,胡錦濤召開了這個看似“多餘”的會議,其實就含有向利益集團的後台“示警”的味道。也有意見認為,胡錦濤擺出挑戰利益集團的姿態,其實是他爭取在2007年十七大前鞏固權力的厲害一招。

中央台新聞聯播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6日召開會議,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問題,胡錦濤主持會議。會議強調,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關繫到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繫到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性的充分發揮,必須高度重視並切實抓好。

分析指出,這次會議的每句說話背後都有其意思,說白了其實就是:去年五中全會中議決了“更著重社會公平”以降,一眾政治局委員並沒有足夠重視,也沒有切實抓好,這導致廣大幹部沒有積極性,這並不符合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中的“中共必須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一條,而江澤民正是不少利益集團中人口邊常提用作擋箭牌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從某角度看,胡錦濤對自己在中央的影響力的信心是增加了。胡錦濤上台之初,多以“政治局集體學習” ,也即較為“柔性”的手段推銷他的路線,但這次胡錦濤並不是像過往以“政治局集體學習”的形式向一眾利益集團的後台作柔性宣示,而是一次正式的會議,責成他們一定要切實執行。究其原因,一來去年五中全會已通過有關議決,這次重申有關議決,不無向一眾政治局委員再次施壓的味道,另一方面,他在中央的政治能量也似有增加。不過,雖然胡錦濤的政治影響力有所增加,但不少官員仍是陽奉陰違,有點觀望的意味。

必須指出,近期社會上不公平的現象並沒有因為去年五中全會的有關議決而緩和,相反惡化的跡象。中央三令五申要避免房市出現泡沫,但各地房市又有升溫跡象;在這過程中,“官商勾結” 陰影揮之不去,廣東更有地方部門被指故意不發放房市信息。中央一再表明要解決看病難的問題,早前哈爾濱被揭發轟動一時的天價醫藥費事件,但衛生部的處理被指“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老百姓要有平等機會,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至為重要,但教育部對現時優質教育出現“高門檻”的問題,卻以束手無策。

改革開放以來,一些領域因為最初的制度未有足夠規範,已然出現利益集團化的問題,即使一些領域的企業各部門在表面的制度上已開始分開,但很明顯這些領域的集團利益紐帶已經形成。部門在處理涉及利益重大的問題時是否客觀公正,已備受社會的廣泛質疑。

胡錦濤這次高調向影響到社會公平的利益集團叫陣,其實關繫到他本人的聲譽問題。這些利益集團的操作,直接影響到政府的認受程度。過去中國百姓多只不滿地方政府,但近年看一些中央部委的做法,已讓人感到中央政府的公信力也開始面臨危機。先不管問題是否真能即時解決,作為中央最高領導,胡錦濤實在不能不作出表態,好緩和一下壓力。

不過,也有意見認為,胡錦濤擺出挑戰利益集團的姿態,其實是他爭取在2007年十七大前鞏固權力的厲害一招。高舉著社會公平的大旗,胡錦濤就算是站在道德制高點,這對一些可能出現的反胡力量會有頗大的牽制作用。打出這招社會公平牌,胡錦濤可望可以延長其跟民意的蜜月期,只要這段時間足以跨越十七大前最敏感的卡位關建時刻,胡錦濤就有機會在組織人事問題上取得突破。而他在十七大以降真正施展其抱負的機會就會增加。

按道理,社會公平應通過更大刀闊斧的政治改革才可有以致之,例如民主改革,開放輿論,司法改革等。除此以外,政府可以做的其實十分有限。從一個側面來看,胡錦濤大力吹響社會公平的號角,正好反映出他在不少施政問題上,都可能受到某些制約,所以才不得不如此這般“訴諸道德”。例如他主導檢討馬克思主義工程,希望把一些過去沒有的內容注入中國官方的理論,但去年下半年就有左派突然跳出來大聲疾呼“防止中國的戈爾巴喬夫”。胡錦濤在大部份問題上均緊貼鄧小平路線,唯獨在鄧提出“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這一條,因為時勢問題胡不得不作修正。也許利益集團就是諒胡錦濤不敢動鄧小平的“祖宗家訓”,所以才敢公然跟中央唱對台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動向:中共高層權力分配引激爭
動向:胡錦濤要從文革續香火
調查:台灣面對中國崛起  應減少政黨惡鬥
王文怡: 細說白宮事件  只因醫師天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