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高價給亞太國家增加通脹壓力

標籤:

【大紀元5月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拜倫2006年5月3日香港報導)在原油價格超過每桶74美元之際,進口石油的亞太國家政府對通貨膨脹不敢掉以輕心。專家認為,亞太經濟將安然度過高昂的石油價格問題,但是利息勢必會有所提高。

*提高利率減輕通貨膨脹壓力*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把利率提升了0.25%,達到5.75%,這是5年來的最高利率。在澳大利亞儲備銀行提高利率的同時,較高的石油價格以及消費者開支促使澳大利亞的通貨膨脹率今年3月達到3%。

經濟學家認為,在依賴石油的亞太地區,較高利率將會成為常態,政府也會設法控制上漲的石油價格對自己國家經濟的影響。中國和馬來西亞上星期就提高了利率。

在石油價格高漲的同時,亞洲經濟也在強勁增長,這意味著對貨物和服務的強烈需求。隨著包括住房在內的許多資產價格不斷上揚,以及消費者進行更多的採購,不論石油價格如何,亞太地區已經出現了一些通貨膨脹壓力。

*亞洲貨幣對美元普遍堅挺*

儘管石油價格創記錄高漲,但是亞太地區的通貨膨脹仍算溫和,不過,隨著石油價格創下新高,金融界權威人士也感到擔憂。

荷蘭合作銀行駐新加坡的經濟學家蘭布格茨指出,外匯的匯率幫助亞洲國家緩解了價格高昂的石油對他們的影響。今年,大部份亞洲貨幣對美元的走勢溫和堅挺。

蘭布格茨說:“我們還認為,今年到目前為止,亞洲國家一直更願意接受強勁的貨幣價格,這有助於控制通貨膨脹的壓力。”

對美元的貨幣價格越強硬,就能更便宜地購買石油。星期三,美元價格持續對大部份亞洲貨幣走低。韓元上漲到1997年以來的最高點,馬來西亞貨幣林吉特兌美元則達到自1998年以來最強勁的水平。

*一些國家提供石油補貼*

亞太地區通貨膨脹溫和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一些亞太國家政府向消費者提供石油補貼。但是就在石油價格達到新高之際,這些補貼消耗了外匯儲備。出於壓力,亞洲政府準備減少補貼。

亞洲石油大部份靠進口。許多國家的政府最近鼓勵民眾和公司節約能源,並且使用替代性燃料,以減輕對石油的依賴。

相關新聞
波音星際客機和國際太空站成功對接
中產階級——中共經濟衰敗的最大焦慮群體
歐洲央行宣布降息25個基點 五年來首次
超越蘋果 英偉達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