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食品業產值出口值均較去年同期衰退

標籤:

【大紀元6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日電)根據食品科學研究所ITIS計畫統計顯示,2006年1到3月食品業總產值預估較去年同期衰退4.4%,食品出口值衰退16.8%、進口值則成長6.6%。分析總體產值與出口值衰退原因,主要是原物料價格、糖價及物價上漲所致。

食品所表示,2006年首季食品進口量較去年同期衰退2.8%,但國際大宗物資持續上漲及新台幣貶值1.4%,進口值反而成長;屠宰肉類、碾製品、非酒精性飲料、茶、飼料等均大幅成長20%以上,少數產品項目進口值大幅衰退如動植物油脂,但進口值成長的項目多為主要進口產品,故整體進口值維持成長趨勢。

食品所指出,衝擊Q1食品產業發展的不利因素是原物料價格、糖價及物價上漲。近幾年國際農業原物料價格持續攀升,國內食品廠商的進口以黃豆、玉米、小麥等大宗物資所佔比例最高,食品廠商面臨原料成本上漲卻難以轉嫁消費者,毛利率受到壓縮。

今年全球農業穀物價格上漲的因素,包括中國與印度成為穀物的淨進口國、氣候異常導致美國和南美洲穀物產量減少;自2005年底穀物開始起漲,3月黃豆期貨每英斗574.75美分,較去年同期上漲4%、玉米每英斗218.75美分,與去年同期相較漲幅9.4%。原料在產品成本佔相當比重的飼料,Q1食品原物料成本較去年同期高,所以產值成長4.8%。

另外,2006年全球糖價漲勢確定,主因是砂糖出產大國巴西將甘蔗生產乙醇作為替代能源,及砂糖主要出口國泰國遭遇乾旱、歐盟砂糖出口量預計減少,台糖評估今年全球糖供應不足約300萬噸,使得全球砂糖供不應求的可能性提高。

台灣一年的糖需求量約50萬噸,2006年台糖預估供應46萬噸,其餘4萬噸糖仰賴進口且易受國際糖價波動;但台灣飲料與糕餅業者偏愛使用二砂糖,國內需求量14.5萬公噸,台糖年產量僅6萬噸,台糖正評估將二砂糖分批、高於市價方式出售的可能性。

食品所分析,這些因素都會造成國內糖價的波動,影響下游食品製造商的銷售,如Q1砂糖業產值成長9.4%、糖果業與醃漬業因生產成本提高,產值分別衰退11.9%、17.4%。

另外,黃曆新年前政府衛生單位抽檢蜜餞及脫水食品的負面結果,間接影響相關產業的產值表現,脫水食品衰退12.6%。由於2006年Q1天氣較去年溫度高一點及超商全店行銷的拉抬,Q1飲料業產值較去年同期成長2.2%。

相關新聞
靜聽心事不敷衍  網友票選愛妻最重要守則
成本高漲轉嫁不易 食品業致力提升產品價值
澳洲食品業被視為易受恐怖襲擊行業
登陸投資上限40%鬆綁 台商:不會加速資金外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