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容產業黑幕接二連三的深層原因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6月30日訊】(亞洲時報 撰文 凡心)隨著中國經濟改革,社會上物質變得充裕,中國也開始面對一些「小康社會」才會出現的問題。近期中國發現,一盒廣州企業生產的祛斑化妝品,汞含量竟然超標9萬倍,消費者使用後,神經系統、腎臟等多個器官將大受損害,事件被媒體報道後,民眾極大的迴響。目前中國美容產品每年的銷售額高達1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這中間涉及極龐大的商業利益,地方政府部門在把關時有否遭到利益集團左右,已經成為焦點。

央視《每週質量報告》報道,2003年11月27日,廣西南寧市一所重點中學楊老師為了消除臉上的色斑,買了一瓶標稱「膚美奇」的祛斑美容霜。據悉,該產品宣稱:使用法國配方,效果神奇,能夠20天快速祛斑美容。誰曾想楊老師使用了不到20天就出了問題,醫生診斷她的皮膚為「白癜風」,原因是使用了「美容霜」引起病變的。2004年8月27日,楊女士將這瓶「膚美奇」祛斑美容霜拿到廣西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進行鑒定,鑒定結論為「不合格產品」。兩年來,她四處奔波治療,醫療費花去了近2萬元,但臉上留下的「疤痕」始終沒法治掉。而名為膚美奇的祛斑美容霜,就是來自廣州的化妝品公司。

據介紹,目前中國美容產品每年的銷售額高達100億元。據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介紹,通過他們的檢測,有171批次美白祛斑化妝品汞含量超標。超標萬倍以上的有115個批次,標稱是抽色嫩膚晚霜超標達93000倍,此外,標稱由美、春之尚、金蘆薈等牌子的祛斑類化妝品汞超標也高達9萬倍左右。而這些汞超標的祛斑類化妝品,其中就有一半的產品標明是廣東生產。

而對流通領域的化妝品管理,當前的市場監管有重大缺陷。據瞭解,目前中標國對化妝品的審批環節實行的是送檢制,執法環節則是實行抽檢制,這使得一些無良企業在報批過程中,呈送的是合格樣品,在上市銷售時卻是劣質產品。與此同時,在多部門聯合執法過程中,商檢機關只負責檢查商品是否經過檢測和貼具標誌;質監機關負責抽查嚴重危害或涉及人體健康及安全的專案,但只對生產企業有約束力;衛生防疫部門則只抽檢市場上化妝品的衛生審批手續等。多頭管理面對今天混雜不堪的美容化妝品市場,其執法效率大打折扣。

位於白雲區瑤台的廣州美博城是全國有名的化妝品集散地。《亞洲時報在線》記者過去曾多次到過此地,各類美膚化妝品琳琅滿目,據聞是國內美容批發商家必到之地。經歷偽劣祛斑霜事件,一位在此上班的友人表示,打著「祛斑美白」旗號的護膚產品已經開始下架,然而偷偷賣的卻不在少數。

另外,含汞化妝品行不通,據聞有化妝品公司」店面還打著「無鉛汞美白祛斑」的廣告、「全植物美白」的口號,產品名目讓人目不暇接,也廣受客人們的歡迎。大部分的人都覺得「由於無鉛汞元素,美白產品至少較令人放心」,但相當引起質疑的是,部分包裝卻沒列明成分,還有不少產自廣州本地的祛斑美白等化妝品還用全英文標識,店員解釋是,由於要出口到東南亞國家,標英文無可厚非,然而根據相關規定,這些做法卻是違規的。   

心驚膽跳的還有來自《廣州日報》的報道,其報社記者在廣州美博城找到了標稱由美、斑乾淨、國藥祛斑等假冒祛斑霜的包裝盒。據銷售人員透露,這些包裝盒是按照各地一些化妝品經銷商的要求印製的。他們只賣包裝,裡面的祛斑類化妝品膏體則由一些加工店提供。

曝光的內幕還有,這些添加了氯化氨基汞的汞超標祛斑霜出廠價格每公斤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分裝到小包裝每瓶成本最低只有幾元錢,但是銷售價格卻翻了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這些祛斑類化妝品一部分賣給各地一些美容院,美容院以每瓶二三百元的價格賣給顧客使用;另一部分則是賣給一些經銷商,然後批發到各地的一些化妝品商店,以每瓶10元到100元不等的價格直接賣給消費者。這種美白祛斑類化妝品,包裝上印著的品牌、生產廠家,包括特殊用途化妝品許可證都是假冒的,但這卻是他們行內公開的秘密。

其實,只要關注廣東的行業報道,在央視《每週質量報告》報道之前,過去廣州市有關機構就曾對化妝品的汞超標進行過抽樣排查。在去年,市消費者委員會就抽查出大肆鼓吹「7天褪班、15天無效全額退款」的某美白祛班霜汞含量超標1萬倍。對此,廣州市藥監局稽查分局副局長張建山表示,「央視曝光的情況與廣州的事實基本相符,藥監部門此前就已經著手對涉案企業進行立案調查,目前還處於取證階段…… 「可令人納悶的是,不知道出於哪門技術上的問題,如此具有殺一儆百的個案久久不見下聞,會否在漫長的等待中不了了之就不得而知了。

日前,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藥監部門雖然已對央視《每週質量報告》報道的四家化妝品涉及單位(廣州市億麗化學工廠有限公司、太和康美容保健品廠、廣州薇姿化妝品有限公司、廣州美博城)進行了嚴肅查處,責令其立即停止生產汞超標祛斑霜及銷售假冒祛斑霜包裝的行為,並對流入市場的低劣化妝品進行查處。

但抱以質疑的是,如此「熟悉」消息已經不是第一遭、或第二次。從金絲美容騙局、造假人胎素、奧美定隆胸案後,又一次曝光的廣東美容產業黑幕。似曾相識的是,每次都是媒體曝了光,有關部門就跟在後面「嚴厲查處」,可嚴厲查處了這麼久,打擊經驗累計了那麼多,假冒偽劣美容化妝品仍層出不窮。有人一針見血指出,有關部門查處偽劣美容化妝品只割草不拔根,即對市場監管的屢屢缺位和出手無力所造成的。職能部門在某程度上的形同虛設,供養的政府職能人員首先應該樹立起對納稅人負責的意識。

由「汞嚴重超標事件「引起熱烈探討的,還有來自職能人員在執法上的能力。有一種意見認為,「每當有假冒偽劣產品被曝光,有關部門在「嚴厲查處」的同時,還總是不忘要求消費者一是發現該種產品後馬上投訴舉報,二是要努力學習各種自保自救的專業技能,學會去鑒別假冒偽劣產品。為什麼碰到問題後,不能反躬自省的政府部門的失職呢?為什麼不想一想,如果老百姓在「險象環生」的市場之中都成了萬能的鑒別專家,那他們還供養政府職能人員幹什麼。」

誠然,美容化妝品安全事故頻發、產品假冒偽劣嚴重、虛假宣傳氾濫、價格虛高……諸多問題與管理體制不順、多頭管理,沒有美容化妝品安全法可依,和檢測標準滯後等都有些千絲萬縷的關係,但在這些問題還沒完全解決之前,是不是就意味著老百姓就該與這些有害的美容化妝品為伴?群眾深有體會的是,中國管理體制不順和法制不健全是一回事,但負責監管責任的政府部門是否盡到最大努力是另一回事。如果該查的不徹底清查,該管的事不關己,如此監管的屢屢缺位和出手無力,只能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更大的問題不是出於法律,而是職能人員的職業操守與執法能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素食月子餐8--芝麻燕麥糊
吳佩慈的美腿秘密武器
樹德科大學生楊攸仁將參加莫斯科美髮大賽
豐原醫院與惠來谷關溫泉  合推美容SPA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